正文 第212章 鬧翻法華寺(1)(1 / 2)

法華寺昨夜嘰裏咕嚕商議了一晚上,也沒個準主意。要說是真菩薩,怎麼會是一副官場的裝扮;要說是假菩薩,可大小兩個和尚非說見到佛光,還有寶相威嚴。這是怎麼回事?最後還是住持見過世麵,一拍案子定調:先試試底細再說。真不愧是有些見識的高僧,為了佛門清譽,絕不能被人糊弄了,更不能……放著眼睜睜的好處不要。

再說了,做法事,那是有許多講究規矩的,也得要好多人,看那些人的樣子,就沒有一個懂行的,不如嚇唬嚇唬他們,最多打個六折,收他們六百兩銀子,已經夠便宜了。要知道他請出四十九個高僧,給尋常人家做是大法會,一天是六十兩銀子;給南安郡王做一天是八百兩銀子,現在這送上門的,便宜一些,一千兩,打個六折,很劃算的。

佛爺也在算著這個帳,虧得還算個佛門,竟然比市井還不如,要錢都要的這麼齷齪,昨晚和陳公公隨便交流幾句,兩人敲定主意。雖然黛玉不喜歡大鬧,但意思總得表達到的。或者順便將他們都收拾一頓,綁了送官,也是一句話的事情。

話說,黛玉的隨從是隻有二十多個人,陳公公和佛爺可都還帶著人呢,還有粗使的像轎夫車夫等,統共下來再精簡也有四五十人,隨便綁幾個人送官還不容易?再說了,那十二個侍衛,還有佛爺,都是練家子,以一敵十,不成問題。隻是眾人都是斯文人,不是為打架來的,尋常的任務隻是護著主子安危。當然,若是有人敢使橫,皇家的臉也不能隨便讓人打。

當然了,黛玉現在是皇家的身份,如果她願意就是,她不願意也是。隻要陳公公和幾個侍衛出來一站,當然是。這會兒路上,幾個早起打柴幹活的人瞧見,就有嚇得打哆嗦,也有膽子大的,趕緊回家找人出來瞧熱鬧。也有人將家裏養的烏龜王八撈出來,提個小簍子過來叫賣;或者將寺裏收的香燭拿出來兜售。

按照習慣,大主子出來上香,那些丫頭侍從往往也會買點兒香燭給自己許個願求菩薩保佑,將來也能做上主子、能加官進爵、能榮華富貴、能財源廣進,或者早生貴子,就可以做上姨娘了。而且這些人大多有些錢,這會兒生意特別好做,因此,有人趕緊放下鋤頭提著砍刀回家去,或者從寺門後頭溜進去,將前兒佛誕收到的香燭拿出來,賣了兩人對半分,沒賣依舊送回來。這倒是一筆不錯的生意,生意經忒好。

隻因今兒黛玉等嬌弱都做了車馬轎,這路走起來也快多了,半個時辰的路提前一刻就到了。趕到廟門,剛好是日初出時分,一輪紅日,格外耀眼:倒是個好天氣!

黛玉坐在轎子裏,悄悄挑開簾子往外看。晨霧還尚未散開,這法華寺建在一個獨立的小山峰上,背後另有大主峰,如此一個有依靠的位置,果真不錯。左右山穀這會兒都有雲霧繚繞,隨著晨風,倏忽來去,將這法華寺所在的山頭襯托的有些靈動起來。

仙山雲海,相依相存,如此仙境,不負盛名。隻可惜,明珠蒙塵,被這些人給糟蹋了。一行二三十人來到寺門前,裏邊已經開始早課,一陣誦佛聲,雖然錯落有致,可不過是搖頭晃腦有其形而已,和寶靈宮那些和尚一個樣兒。別人猶可,唯有陳公公聽在耳裏,感覺格外刺耳,或者心頭一動,就已經明白:他們要給佛爺一個下馬威。

嗬嗬,這種時候還有講究這種權術的,有些意思。佛爺他就是不下馬,眉毛一挑,輕輕拍了一下坐騎,那馬似乎和他非常熟,當即仰頭大聲嘶鳴,聲音幾乎蓋過裏邊誦經聲。旁邊拉車的幾匹馬受了影響,也一塊兒叫起來。一陣大叫,有趣兒。

不一會兒,山門打開,一個年長的“高僧”走出來,穿著一身土黃色袈裟,雙掌合十給眾人念一句阿彌陀佛,問道:“眾位施主一早來,可是有何要事?這裏是佛門禁地,為何縱容畜生亂叫,擾了菩薩清淨?若是沒什麼要緊事兒,請便吧。”說著往山下一讓。

這就準備逐客,送人?!還送的這麼客氣?佛爺和陳公公都是一肚子的氣,別人也是。昨晚回去一合計,難怪錯爺待人寬厚,而且在宮裏特別吃得開,合著就是菩薩,眾人一驚,想想跟著他也不錯,將來,將來能跟著一個明主,害怕沒有他們的好將來?因此一早醒來特別賣力,沒想到這麼輕易就要被逐客,都摩拳擦掌準備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