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費這麼大心思,除了北王,還會有誰?”佛爺自語道。
“是啊,但這事兒……我看爺似乎沒跟姑娘說,若是姑娘知道了,還不知道要怎麼鬧。爺又為何不告訴姑娘呢?”陳公公有些費解。
“玉兒心思細膩,若是告訴她,她必定要多想。若是這事兒不用發生,她一直不知道,或者事後知道了,也都沒所謂,又何必讓她徒添煩惱。而且大致意思我已經說過,她不過懶得多想而已。憑著她的聰慧,隻怕未必猜不到一二分,或許是眼下信任我,才沒深想而已。他……這會兒出這主意……”佛爺摸著下巴,似乎有些難。
“除了北王,太妃會有這種可能嗎?還有王妃……但若是換做她們,似乎更難尋原因。”陳公公思忖道,“我也想過來。照著北府的人回話,王妃似乎都不知道有這麼回事兒,否則北王要迎娶心愛之人,不論風波大小,也總該有些動靜才是。就算不鬧騰,總該或者預備些什麼東西,或者至少也該騰出地方來。難不成姑娘堂堂長公主,還要像個小妾一般娶進去?也虧他們也想得出來。”說起這個陳公公似乎就有一肚子氣。
佛爺忽然忍不住笑道:“公公似乎等著他們來迎娶玉兒呢?他們不準備,當然更好。”停了半晌,點頭道,“若是王妃知道,是該有這些舉動才是。就算外頭礙於賈家的事兒,不便出頭;但自己府裏,便是騰地方或者收拾,也無大礙。而且又有皇太後準奏,大可風光一下。這種想法太妃和王妃會很不同。如果太妃知道的話……”
“太妃……”陳公公忽然認真起來,“她可沒那麼容易,至少比北王和王妃都深,也難纏。但是……這事兒我總覺得太妃知道,否則大明宮並非每個人都敢輕易來的,任他是親王還是子男九品芝麻官。品級高的不便來,低的不夠資格。既然知道,而且北王也來了,那她……也就是同意了。那這次,她會不會遣人來?”
“應該不會……”佛爺搖頭道,“既然皇太後已經準奏,我的事情現在他們都隻能猜,但誰都沒有準數;因此沒有任何理由。我倒是能感覺到……那天北王非攔著玉兒想見一麵,是心中愛慕,或者想一看究竟。也有可能……是想探探虛實。若是玉兒沒有大家傳聞的好,興許他會重新考慮。畢竟若是他準備迎娶玉兒,也該有所準備才是。”
“爺說的是。”陳公公點點頭,忽然又笑道,“真是豈有此理。竟敢將姑娘如此擺弄。若是沒有他想的那麼好,難道竟要悔婚?照著他那邊的意思,姑娘已經賜婚,他難道還就這麼些日子等不得?日前非要一見?還是想看看姑娘究竟值不值得他出麵救賈家?”
佛爺一愣,心下也是嗤笑;忽然又覺得好笑,大笑,將陳公公笑的奇怪。他們幾個,佛爺不過推他們入水。水溶倒好,竟然下那般狠手,夠絕!好歹也是人命,便是發配充軍,那也有機會悔過自新,修修來世。這麼一來,沒了!看樣子陳公公對大理寺九人之死還不明就裏,既然這樣,佛爺也不明說,想了想,笑道:“現在事兒都快結束了,他為什麼還按兵不動呢?反而巴巴的聯絡殿裏人,想做什麼?”
陳公公搖頭道:“問題是事兒不是還沒完嗎?以前賈家的事兒有賈寶玉會四處宣揚,若是北王果真愛慕姑娘,讓人找機會接近,得些姑娘的詩詞歌賦,他不也是個風流人物嗎?若是能再和姑娘牽紅線,到時候水到渠成,他自然樂得抱現成的佳人歸。”
“恩,這主意不錯,這理由也不錯。”佛爺誇道,將北王可能的心懷慚愧及擔心黛玉可能會受到牽連而預先安置人來打探消息等緣故都隱去,笑道,“難為他為了佳人如此費心。我一會兒去看看玉兒,告訴她,看她動不動心?”
“姑爺又說笑,隻是姑娘最近為何總不許我們叫姑爺……噢……”陳公公恍然大悟,點頭道,“還是姑娘細心。若是殿裏果真有別人的人,我們這麼一叫,免不了隔牆有耳,好,我們現在先不叫,將來有的是時候。就是不知道爺……準備什麼時候動手。可別讓姑娘等的不耐煩了另擇佳婿,我們可就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