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5章 洞房花燭夜(1)(1 / 2)

佛爺大大的吐了一口氣,撓撓頭,這還真是個問題。黛玉雖然懶怠,但重情重義,凡事心裏有譜,如今合昌公主待她那麼好,若是讓公主知道佛爺就是因為黛玉而不要她,那……還真有些不好麵對。雖然就算沒有黛玉佛爺也不會娶公主,可這種理兒,除了大皇帝,別人誰會相信?隻怕太上皇和皇太後也未必能理解。

但問題也不是這個樣子的嘛,佛爺皺著眉頭,思量道:“玉兒,這事兒……與你無關嘛。”想想也沒人會信這個,佛爺歎道,“既然是事實,公主早晚也是會知道的,難道玉兒還能瞞她一輩子?再說了,難道玉兒為了讓她好過些,就忍心讓我難過?依我說,不如早些兒成親,然後將事情大概告訴她,讓她斷了這條心,也好早些兒招個駙馬開府出去。公主通情達理,隻要好好兒和她說說,她應該能理解的。”

“可是……”黛玉嘟噥道,“其實,我覺得,公主也好可憐。連個知心的伴兒都難找。”

“知心?”佛爺搖頭歎息道,“也隻有玉兒這麼心性單純的,又聰慧伶俐,隻要入眼,誰都願引為知己,難道玉兒每個都要兼顧?那樣不僅太累,也顧不過來,到時候必定哪頭都顧不上。而且,她既然和父母兄長都不能知心,生在皇家,就是這樣,怨不得誰。”

“難得她和我好……”黛玉還是於心不忍。

“玉兒……”佛爺正色道,“公主難得如此待玉兒,但除了不想讓她難過,瞞著她一時,也不能瞞她一世。若是玉兒真的感念,還不如勸她早些招駙馬,就算駙馬未必十分如意,也比這麼耗著強些。而且她如今心性已改,若是再有個人體貼疼愛,大概也能好些。

再說了,人都沒有絕對的真心。知不知道咱們都獻上玉符金冊了,皇上為什麼還不告訴我水溶求婚的事兒?因為他不想為難大明宮,讓皇太後失了麵子下不來台。他既然密旨在先,皇太後準奏在後。事情看著是簡單,但左右為難。若要讓皇上出麵,要不駁皇太後的麵子,母子因此心生芥蒂;要不出爾反爾,他還不敢這麼為難我。到現在他隻能裝作不知道,除了設法回護玉兒,這事兒還得咱們自己設法應付。”

“這麼麻煩啊……”真是囉嗦,黛玉嘟噥著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說簡單不簡單,說複雜不複雜,就聽玉兒一句話,剩下的我去安排,管保讓大家都如願。北靜王那裏我也去打點妥當,到時候玉兒聽我的話就行,好不好?”佛爺大致上已經想好,隻等黛玉點頭。

“皇上呢?還有皇太後和公主……她們待我都很好的。”黛玉嘟噥著。

“我來設法周旋,玉兒隻管照著自己的意思就好,恩?到時候聽陳公公還九兒的話,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好不好?”佛爺心下高興,忙商議道。

躲在他懷裏,黛玉紅著臉,羞於啟齒,半天不應。

有話長說,無話短說,接下來的日子,一切都像預料的,按部就班的發生著。

賈家的案子,審了將近兩個月,隻因各部集中審理,而且有人不想鋪的太開,牽連其他,因此在定為謀逆、但又不予追究後,又有主犯畏罪自殺,剩下的不過罪及己身,聖意速審速決。最後不過連帶出幾個不要緊的旁人,別的大多並無死罪。

北靜王率先上奏章求情,眾人也相繼請旨,隻說寧榮二公開國功臣,如今子孫具已服罪,後世還需留一絲血脈,以酬功臣。這原本是老規矩,不過走個過場。誰知皇上還真下旨,念在眾人代為請求的份兒上,從輕處罰,男女老幼,一概發配充軍。這原本是皇上為安撫其他朝臣;在眾人看來卻是皇恩浩蕩,又以為聖意寬恕,都叩謝皇恩,歌功頌德,又悄悄打點著如何再去將那些充軍的挨個救出來。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且說北靜王這麼一出頭,眾人都好奇。難為他隱忍這許久,竟然在如此緊要關頭出麵,留下那許多條性命。而且此前一直聖意不明,他如何敢當其鋒?為了世交竟如此盡心盡力,著實讓人欽佩。一時間,滿朝文武對北靜王都是刮目相看,敬佩之外,還都以為他格外受皇上器重,否則那麼大的案子,如何就能落得不傷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