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種時候,還得是男人比較冷靜從容,不像做娘的,隻想著女兒好,女兒被人賣了都不知道,還好呢!幸而不是親女,聽得太上皇口氣不確定,忙再看看大皇帝,正一頭愁煩,眉頭打結,看樣子就是有事兒。難道這事兒真的還另有波折,也太匪夷所思了?明明是水溶入宮來將人接走的,他又愛慕黛玉,還能放著佳人不成親洞房?或者竟然還有人去北靜王府搶親?沒聽說呀?除了這個,還能有什麼?
大皇帝撓著頭,愁眉苦臉的道:“母後也不用再猜了。這事兒……是有些波折……呃,故事。但總之,玉兒是如願了,現在高興的很。”先給老人家吃顆定心丸,大皇帝才勉為其難的開口說道,“這事兒……原是兒皇和老錯的事兒,誰知史太君非要一心算計玉兒,北靜王還非看上她,才鬧了這麼一出。但現在北靜王大概也是認的,就不要緊了。”
皇太後和太上皇都是一驚,好奇的看著大皇帝,怎麼又扯上老錯了?太上皇忍不住問道:“皇上和老錯的事兒,與此事又有何幹?”
大皇帝深吸一口氣,做好心理準備,準備先斬結再理麻,否則這一堆的頭緒,不好弄。當下打定主意,應道:“回父皇、母後,這事兒……玉兒……她……和老錯情投意合,二人是天生一對兒。這事兒就是這樣這樣這樣,現在……他們在北靜王府拜堂成親了。”
大概自大皇帝登基以來,還是頭一次這麼像他小時候一樣,比手畫腳,如此這般,咦哩唔嚕,總之就是這個意思,老人家……就對付著接受吧。自己對付著辦,他也沒什麼,可這事兒也太匪夷所思了。兩位老人家,眼睛掉到地上一時也撿不起來,好好的事兒,怎麼一轉眼就成了這個樣子?變戲法也得有個準備,還有個托兒,這事兒,誰是那個托兒?
不對,想到這裏,太上皇看著大皇帝,這事兒似乎有非常多的托兒,甚至這幾天去北靜王府打聽消息的都是,沒一個說實話,要不然這麼駭人聽聞的事兒,怎麼就會一點兒消息都沒有?更何況,都中現在都在傳聞,說北靜王“‘又’娶了個‘公主’”。當日赴宴的人還不少,大家親眼所見,難道還能有假?而且……聽說看著他們成禮的人還不止一個,難道一個個都是瞎子?可也不能這麼多托兒,本事也太大了!
這事兒,也怨不得老人家愁煩,大皇帝隻等太上皇發問,誰知太上皇自己腦子亂轉,半天也沒轉出來,怎麼都不肯相信,隻得硬著頭皮繼續解釋:“回父皇……其實兒皇早已給老錯和玉兒賜婚。但這事兒比較特殊,因此不曾告訴父皇母後。後來……母後都已經下旨了,兒皇便是說了,也是給父皇母後徒添煩惱。而且……兒皇被老錯擺了一道,不過想戲弄他一下,最近則是真的給忙忘了,而且另有玉符金冊的事兒,很想將他們留住。誰知老錯也不知道哪裏打聽來的消息,趁著水溶求婚,便趕緊將玉兒給娶了。兒皇也是今兒見到他們才得的準信,這幾日還一直擔心呢,唯恐老錯來跟兒皇計較。”大皇帝也訴個苦,先讓皇太後心軟,然後再解釋,就容易多了。
太上皇還是無法相信,呆呆的看著大皇帝,愣了半晌,疑惑道:“老錯,他是活佛……怎麼可以娶親?雖然皇上說他還俗了,可活佛,那是菩薩的化身,怎麼能說娶親就娶親呢?”
這個問題相對容易一點兒,大皇帝忙應道:“老錯說他凡緣未了,是有神示的。當初就和兒皇說過,他就是據此找到的人,兒皇開始也不大相信,但後來……他雖然也使用權術,但一直信守戒條,不敢誑語。兒皇也相信他的行事為人,想來一定是前世有緣,或者是天意。別的不說,發現玉符金冊便是明證;還有尚方寶劍的事兒,兒皇都相信他。至於別的,若是父皇還不放心,不如召他來問個明白。”
“看來他是有備而來的,因此方方麵麵,都能打點的那麼妥當。”太上皇到底一代明君,大概想一遍,已經心中有數,點頭道,“朕是不大相信,他雖說已經還俗,可是……”
皇太後這會兒似乎明白點兒了,而且既然已經無事,她也樂得清閑,挑簡單的問道:“林姑娘呢,那天從這裏走,哭的那樣傷心。她知不知道,現在要不要緊?北靜王那邊又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