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9章 嬌女歸故鄉(1)(1 / 2)

“不停了吧。最近趕路急,我都有些累了。既然姑蘇已經備妥,不如直接趕去。到時候便是從姑蘇到淮揚玩幾日,也便宜的很。而且眼看就是重陽佳節,螃蟹也該上來了,但吃了不易消化,途中太累,不宜多吃。等咱們到了,一定要讓大家吃個夠。”想起大肥蟹,黛玉忽然都有些流口水了。

“還有什麼好吃的?我可要吃個遍。”佛爺笑道。隻要黛玉高興,他自然開心。

“螃蟹可是葷的哦,你還是少吃點兒。吃蟹要吃黃酒,來升……既然是賈家舊仆,他應該知道的。一會兒再叮囑一遍,讓他揀上好的黃酒多多的要些。大家走了一路,也該好好歇歇過個癮了。”黛玉腦子裏還在不停的想著,有什麼好吃的,犒勞一下大家。

還不曾想好,就聽得外頭齊文過來回話:前麵不遠處有個小城,是否歇一宿,明日一鼓作氣,午時前趕到姑蘇?

天邊飄過故鄉的雲

它不停的向我召喚

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

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

歸來吧歸來喲

浪跡天涯的遊子

歸來吧歸來喲

別再四處飄泊

踏著沉重的腳步

歸鄉路是那麽漫長

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

吹來故鄉泥土的芳香

歸來吧歸來喲

浪跡天涯的遊子

歸來吧歸來喲

我已厭倦飄泊

我已是滿懷疲憊

眼裏是酸楚的淚

那故鄉的風和故鄉的雲

為我抹去創痕

我曾經豪情萬丈

歸來卻空空的行囊

那故鄉的風和故鄉的雲

為我撫平創傷。

都說近鄉情怯,這一刻,情,無法不怯。雖然自小大多是隨父母在任上過的,對姑蘇的記憶幾乎停留在“祖籍”上,可畢竟還是她的故土。她的根在這裏,猶如賈家,在京中幾十年,眾人依舊會說是“金陵賈家”,或者金陵望族。正因如此,黛玉才不敢一下子到姑蘇,姑且在這裏留幾日,歇一下,順便打聽打聽那邊的情形。

牽著他的手,在瑟瑟秋風中也不覺得冷,反而一手心的汗。“衣錦還鄉”、“榮歸故裏”,黛玉現在已經富貴無匹,不論是長公主還是親王妃,都可謂位極人臣,甚至還沾上了皇家的身份,已經不是尋常的人臣。可現在,她真有什麼值得“榮”的嗎?

也許在別人眼裏是,但在她自己看來,年紀輕輕,父母歸西,如今除了手中這個人外,她在三代之內連個親戚都沒有。骨肉凋零,何等淒慘,她又如何能“榮”的起來?

可一定要哀戚嗎?她現在終於有了自己的歸宿,有個他,比什麼都強。當年賈敏情歸林如海,不遠千裏而來;既是為情,也是避禍。雖然終究沒能避開,但是她……卻未必肯重蹈覆轍。朝廷,已經遠在千裏外,而她,寧願和他浪跡天涯。浪跡天涯……想到這裏,黛玉又搖頭,事情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又何必拘泥?而且,大概就算她想去浪跡,隻怕也不能夠。

“好姑娘,想家了?家母說過,若是日後回江南,可以盡管去敝府駐蹕。到時候……我也回去,還有公主。咱們一塊兒做個伴,也好得很。”齊文趕緊過來哄道。

是啊,每個人的路都不同,她,現在有這麼多隨身相伴的知交。她可以過得更自在些。因為逃,還有避,本身就算一種束縛。她還不如大膽麵對,興許還能自在些。而且隻要他們不肯,大皇帝也不敢為難佛爺。而他們也不用像林如海當初那樣,惦記著公忠體國。去他的公忠體國,先一邊兒呆著去,日後再說吧。

“去去去,一邊兒去。”佛爺趕緊過來將黛玉拎走。

大概是最近天冷了,人都愛擠到一塊兒取暖。齊文沒事兒就湊到黛玉跟前來,一會兒和“好姑娘”談詩論詞,一會兒和“好姑娘”對弈。忽然又發現有什麼好吃好玩的,趕緊頭一個給黛玉拿來。幾十個隨從中比他小的多得是,可似乎就沒有他閑,一會兒就到處亂鑽。隻要佛爺一不留神,又蹦到黛玉跟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