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再三拉著眾人都在暖閣間兒暖炕四周坐了,難得拉拉家常,說些過去未來的事兒。隻可惜少了幾個人,多了幾絲愁。有幸的是如今總算事情過去,留在這裏的,將來大概是無礙了。李紈等已經入都半年多,許多的事情都已經知道,甚至比黛玉知道的還清楚。眾人將旁的閑話一回,免不了又是一陣歎息。
黛玉問道:“大嫂子,你……和蘭哥兒有什麼打算?我隻怕不能時時在都中,有時候也不顧上,若是有事兒,你隻管告訴鴛鴦姐姐。若是她不能拿主意,也會使人告訴我的。”
李紈忙道:“回公主,我本來也要回南的,但林老爺和璉二爺再三留我們母子下來。一來等著看看公主,二來,南邊現在也已經抄家,回去也沒個地方。那些族人都離得有些遠,去了也未必合得來。我們也沒什麼打算,除了聽公主和林老爺的吩咐,就是簡單度日。前些時候說起科考的事兒,蘭兒不願意去,我現在也不指望他去。林老爺的意思,既然這樣,不如等蘭兒曆練幾年,再回南和餘安打點那邊的事情。將來公主是經常會到那裏的,也好有個自己的家。若是蘭兒回去,我大概也就跟著去了。”
“大嫂子,你就留下來,跟我們做個伴兒唄。”惜春忙勸道,“林姐姐,蘭哥兒到底是要四處去做事兒的,不能時常在家,不如就讓大嫂子留在咱們這裏,也好有個照應。”
看著李紈的意思,黛玉搖搖頭,笑道:“大嫂子先在這裏留些時候,蘭兒的事情將來再說。你呢?不準備回婆家去了?你可不比鴛鴦姐姐,她可是我府裏的長史夫人,可以名正言順留在這裏的。而且她令尊令堂都在附近,照應也便宜。但穗兒是長子,你是長房媳婦兒,也不想著孝順公婆?還有姐兒,也不帶回去給他們看看?”
惜春臉一紅,忙黏著黛玉道:“林姐姐要攆我走啊?”
“我不攆你走,隻是事歸事。你總得想好了,可不許讓人家說咱們不孝,更不能連禮數也不周。穗兒的父母,依我看都不錯,他不能經常回去,你就該替他多想想,全他為人子之禮,這才是長久過日子的。”黛玉正色勸道。心下想著的,除了小佛爺,當然還有佛爺的父母,雖然佛爺不說,但從他的眼神裏能感覺得到。
“回公主,”看著惜春被說得臉紅,鴛鴦趕緊插話道,“公主所言甚是。我家翁如今也健在,但都不想入都,不想摻和這些事兒,等過幾年小子長大了,我也帶著他們回去一下。但四姑娘也是孝順的,前些日子已經讓人將親翁接來,如今在穗兒姑太太那裏住著,空了過來看看孫女兒,都喜得很。隻是咱們兩府門麵大,他們不敢常來。而且鄉下還有別人,這兩日就要回去了。依的我說,四妹妹不如和穗兒商議一下,在都中買個宅子,小巧些的就行,老人家或者家裏別人來了也有個下處。日後閑了便經常來,也自在些。”
李紈笑道:“鴛鴦說的很是。雖然公主這裏地方大,但終歸是公主府,不是你的家。就算姑爺要服侍公主,但你總歸是外人,買個宅子,哪怕是賃一個。家裏來個人也好看些,你們將來有事兒也像個樣子。否則總沒有侍衛的孩子擺滿月周歲酒擺到公主府裏來的理兒,也難怪他父母不大敢來,便是他姑太太也不大敢來。若是有了地方,年節下你去住幾日,親戚朋友也聚一聚,這才是過日子的樣兒。”
看著二人一人一句,黛玉也聽暈了,好容易等她們說完,才拉著低頭不語的惜春笑道:“她們說的都是實話。穗兒是我侍衛,你在這裏長住也沒什麼,也不用像大嫂子說的,什麼外人內人。現在就咱們幾個人,府裏地方也大,東府我都沒好好去轉過,哪裏還分什麼內外。但這裏是你的娘家,卻不是你婆家。不要你總回婆家,但得考慮到他們。你接他們來就很好,但要更替他們多想一些,要真心對他們,讓穗兒有個完整的家,和家人。等熟悉了,他們也都會成為你的家人,和你息息相通。
孤家寡人,便是做了皇帝,也無趣的很。你們可能不知道,父皇和皇兄見到那些無休止的爭權奪利的兒孫就有些頭疼,所以喜歡和我們還有姐姐說話。人活一陣氣兒,離了這些親近的人,猶如大樹沒有了葉子,就死了。所以現在皇兄也在改,雖然朝堂上他還得那樣,但回到父皇那裏,我們就是一家人。就算還有猜嫌,但大致上還過得去,也算很親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