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神魂從低到高分為心境、魂境、神境、虛境、太虛境五類。每個境界又分入門、小成、大成、圓滿四個階段。
修煉神魂者與煉體、煉氣者相同,升級境界甚難,每一個境界便卡住無數人。
無論是煉體、煉氣或是煉神魂,等級越高者威力越大,而且其他修煉體係也會得到提升。
比如說選煉神魂之流的修煉者,神魂修煉後,身體與神魂相互滋養,身體素質也會提升,而身體又與真氣相互滋養,真氣也會增加,隻不過修煉神魂的人,神魂在其他兩種裏麵最強大而已,煉體和煉氣者也是如此。
《幽冥鬼典》對神魂的講解,以及與煉氣和煉體對比過後,緊接著便是神魂修煉之法。
“心神靜,魂守一,靈光駐,盤膝握手,體放鬆,思天地,感自然,外物成形於心,體外界之變化於心……”
講的是心境修煉方法,張歡稍有不明處,便詢問周柔,周柔便耐心講解,其實這心境修煉方法供初學者習練,簡單明了,張歡近乎全然明白。
但張歡沒話找話,看著周柔一臉嚴肅認真講解的模樣,心中甚喜,所以才問個不停,直至全部問了個遍,無法再問,方才住口。
張歡和周柔隨訣練習,就見二人並排,盤膝而坐,全身放鬆,將雙手放於身前,心中保持一抹靈光,進入空明狀態,將外界事物映在心中,並用心去感受。
感受到外界的風吹草動後,將映射在心中的外界事物根據所感去變化。
此處環境優美,花叢中小溪水流細響,不時有俊鳥鳴唱,微風吹過,百花搖曳,二人盤坐花叢前。
無巧不巧,通過此時的試練方知,張歡為了討好周柔,為後者安排住在此處,然後張歡有來此找周柔一同在此修煉,又無人敢來打擾,周圍環境倒是修煉神魂心境的最佳所在。
修煉後若能將方圓十丈範圍的映射到心田且完全相同,便達到了心境入門。
若是將方圓十丈範圍內的變化在感應後,然後使心中映射的場景變化與外界相同,心境便達到小成,大成則是能夠使得外界百丈範圍的變化與心中場景變化一致。
心境圓滿而非心境小成、大成一般,要在感應後,才使得心中的場景變化,而是使心中場景的變化與外界事物的變化同時同步。
若是能夠提前感應到外界的變化,然後在心中的場景變化後,外界的場景方才變化,而且變化一致,則修煉者便突破了心境,達到了魂境。
張歡和周柔二人將外界的環境在心中映射,使得心中形成一幅極美的畫卷,在畫卷中二人同樣盤坐其中。
然則美則美矣,想通過感應外界的變化,然後讓心中的畫卷與之變化相同何其難也!
二人細細感應體悟著周圍變化,心中的畫卷根本無法與外界的變化相同,慢慢地二人摸索出了一些門道,並各自按照自己的摸索去修煉。
女子天生心細,周柔本就有些根基,她知道修煉一途急不得,需要穩步慢行,所以她先感悟身體周圍一寸內的變化,再慢慢地引導著心中景物的變化,直至與心田中自己身前一寸的變化相同。
然後開始一分一分開始向外推進,然而每擴大一分,環境的變化更廣,難度便增加數倍,控製更加艱難,有些變化與原本的感應全然不同,需要重新改變。
紈絝多灑脫,張歡正是如此,他則是不去管心中的場景變化與外界變化的時差,也不刻意將心中映射的場景與外界變化相同,而是先感應外界的大致變化,讓心田內的環境隨大致感應的變化而變化。
然後再根據他對外界變化的這大致感應,去推測外界環境接下來的變化,最後到心田中的場景去彌補,而且他也無法感應更遠的距離,也是從近距離內開始,隻能先讓短距離內做到盡善盡美!
二人的方式不同,修煉的結果自然不同。
如此靜悟,一悟便是一天,天色將黑時周柔首先從感悟中回複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