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智慧篇——讓一塊石頭說話(1)(1 / 3)

艾倫撿牛糞

◆文/佚名

艾倫9歲的時候,生活在南達科他州祖父的農場裏。

暑假裏,祖父告訴他,如果他想要額外的零用錢,可以在農場裏做點活兒來換。艾倫很高興,他喜歡騎馬放牧。

可是祖父說隻有一件事還需要人手——赤手撿牧場上的牛糞餅。一般的孩子都不願意幹這樣的活兒,艾倫雖然不情願,卻還是很認真地做好了。

一段時間後,艾倫的祖母開車來學校接他回家,對他說:“艾倫啊,祖父就要把你想要的新工作交給你了。你會擁有自己的馬匹去放牧,因為去年夏天你撿牛糞時表現得極為出色。”這是艾倫在工作上得到的第一次提升,他開心極了。一個小小的信念也因此在他心中生根發芽。後來,艾倫得到了肉鋪幫工的工作,每星期掙1美元。這活兒仍然惡心,但是他的想法很簡單:先做好,一定會得到提升的,然後就能擺脫這份工作了。果然,他後來成了年薪150多萬美元的首席執行官。再後來,艾倫·紐哈斯開始掌控全美讀者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報紙——《今日美國》。

提起童年的生涯,艾倫隻感歎了一句:“即使你幹的是一件惡心的活兒,隻要你認真幹下去,而且盡量幹好,你十有八九也會得到提升,以後就不用再幹那樣的活兒了,這比當個無用的人無所作為地混下去要強得多。”

要做就要做得最好。具有強烈使命感的人,無論什麼條件下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作用。敷衍的態度不僅會助長自己的散漫,也讓別人失望。

磚頭大小的黃金

◆文/佚名

窮售貨員費爾南多在星期五傍晚抵達一座小鎮。他沒錢買飯吃,更住不起旅館,隻好到猶太教會找執事,請他介紹一個能在安息日提供食宿的家庭。

執事打開記事簿,查了一下對他說:“這個星期五,經過本鎮的窮人特別多,每家都排滿了客人,唯有開金銀珠寶店的西梅爾家例外。隻是他一向不肯收留客人。”

“他會接納我的。”費爾南多十分自信地說。

費爾南多來到西梅爾家的門前,等西梅爾一開門,他就神秘兮兮地把西梅爾拉到一旁,從大衣口袋裏取出一個磚頭大小的沉甸甸的小包,小聲問:“磚頭大小的黃金能賣多少錢?”

珠寶店老板眼睛一亮,可是這時已經到了安息日,按照猶太教的規定不能再談生意了。但老板又舍不得讓這送上門的大交易落入別人的手中,便連忙留費爾南多到他家住宿,到明天日落後再談。

於是,在整個安息日,費爾南多都受到盛情的款待。

到星期六夜晚,可以做生意時,西梅爾滿麵笑容地催促費爾南多把“貨”拿出來看看。

“我哪有什麼金子?”費爾南多故作驚訝地說,“我隻不過想知道,磚頭大小的黃金值多少錢而已。”

要想達到目的,就要充分開動腦筋,運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抓住對方的心理,隻有這樣,才能變被動為主動。比如,根據特定的環境運用一下無中生有之法,給對方造成一種假象,往往會達成自己的意願。

一美元小費

◆文/佚名

在一個晴朗的夏日,一個髒亂的火車候車室內,坐著一位衣著隨便、滿臉疲態的老人。火車進站,老人起身向檢票口走去。

忽然,候車室外走來一個胖太太,她提著一隻很大的箱子,顯然也要趕這班列車,可箱子太重,累得她直喘粗氣。她看到了那個老人,衝她大喊:“喂,老頭兒,快給我提箱子,我待會兒給你小費!”

老人拎過箱子就朝檢票口走,雖然看起來他很吃力。

火車慢慢地啟動了。胖太太抹了一把汗,慶幸地說:

“要不是你,我非誤了車不可。”說著,掏出一美元遞給老人。

老人並不推辭,微笑著伸手接過。

這時,列車長走了過來,對老人說:“您好,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歡迎您乘坐本次列車,如果有需要幫助的地方,我很樂意為您效勞。”

“謝謝,不用了,我隻是剛剛做了一個為期三天的徒步旅行,現在我要回紐約總部。”老人客氣地回答。

“什麼?洛克菲勒?”胖太太驚叫起來,“上帝,我竟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給我提箱子,居然還給了他一美元小費,我這是在幹什麼啊?”

她忙向洛克菲勒道歉,並誠惶誠恐地請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小費退給她。

“太太,你不必道歉,你根本沒有做錯什麼。”洛克菲勒微笑著說道,“這一美元是我的勞動所得,所以我收下了。”說著,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鄭重地放進了口袋裏。

無論你的地位有多高,無論你有多少金錢,隻要你付出了勞動,就應該坦然地接受報酬,因為那是你的勞動所得,同時這也是尊重勞動的一種體現。

最優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文/佚名

蘇格拉底在風燭殘年之際,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就想考驗和點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時看來很不錯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