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羅迪讀著這些作文,突然有一種衝動——何不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25年前的夢想。當地一家報紙得知他這一想法,為他發了一則啟事。沒幾天,書信向布羅迪飛來。
他們中間有商人、學者及政府官員,更多的是沒有身份的人,他們都表示,很想知道兒時的夢想,並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簿,布羅迪按地址一一給他們寄去。
一年後,布羅迪身邊僅剩下一個作文本沒人索要。
他想,這個叫戴維的人也許死了。畢竟25年了,25年間是什麼事都會發生的。
就在布羅迪準備把這個本子送給一家私人收藏館時,他收到內閣教育大臣布倫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為我們保存著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經不需要那個本子了,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就一直在我的腦子裏,我沒有一天放棄過;25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經實現了那個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隻要不讓年輕時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麵前。”
布倫克特的這封信後來被發表在《太陽報》上,因為他作為英國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假如誰能把15歲時想當總統的願望保持25年,那麼他現在一定已經是總統了。
成功的人生依賴的是執著的追求和埋頭苦幹的精神。明確的目標和執著的精神是幾乎可以讓你實現任何植根於生活的理想,達到任何目標!
同事之間的差別
◆文/佚名
兩個同齡的年輕人同時受雇於一家店鋪,並且拿同樣的薪水。可是叫阿諾德的小夥子青雲直上,而那個叫布魯諾的小夥子卻仍在原地踏步。布魯諾很不滿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終於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兒發牢騷了。老板一邊耐心地聽著他的抱怨,一邊在心裏盤算著怎樣向他解釋清楚他和阿諾德之間的差別。“布魯諾先生,”老板開口說話了,“你今早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麼賣的。”布魯諾從集市上回來向老板彙報說,今早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有多少?”老板問。
布魯諾趕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後回來告訴老板一共40口袋土豆。
“價格是多少?”
布魯諾又第三次跑到集上問來了價錢。
“好吧,”老板對他說,“現在請你坐到這把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要說,看看別人怎麼說。”
阿諾德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並彙報說到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口袋,價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質量很不錯,他帶回來一個讓老板看看。這個農民一個鍾頭以後還弄來幾箱西紅柿,據他看價格非常公道。昨天他們鋪子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了。他想這麼便宜的西紅柿老板肯定會要進一些的,所以他不僅帶回了一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回話呢。
此時老板轉向了布魯諾,說:“現在你肯定知道為什麼阿諾德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布魯諾跑了三趟,才在老板的不斷提示下,了解了菜市場的部分情況,而阿諾德僅一趟,就掌握了老板需要和可能需要的信息。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像布魯諾那樣,上司吩咐什麼,就幹什麼,自己從不用腦,結果長期不被重用,還慨歎命運的不公平。而像阿諾德那樣辦事高效、靈活的人,不僅圓滿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還主動給領導提供參考意見和盡可能多的信息,自然會得到領導的賞識和青睞。
在生活中,不要偷懶和圖省事;多動些腦筋,多努力一些,多付出一些時間和精力,才能得到更多的機會和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