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不是“你敗我勝”的一場爭鬥,成功的談判每一方都是勝者。即:談判應是基於雙方(或多方)的需要,尋求共同最大利益的過程。但決不能說談判可以不動腦子、不講策略,否則,就會吃虧、上當。行家們曾深有體會地說:貿易談判是不流血,但是流餞的戰爭。丁建忠同誌總結了以下九種談判策略:
(一)攻心戰。指從心理與情感的角度使分歧解決,從而達成協議。如通過禮貌、熱情、周到待客,使其感到被尊重而接受自己的條件;通過宴請來緩解緊張氣氛,減除心理上的戒備或對立情緒;向對方表示“為難”來影響其態度的改變。
(二)蘑菇戰。人們常講“軟磨硬泡”,這其中反映談判的耐心、耐性和韌性的精神。如利用“指示、規定、上級或其他的第三者”作擋箭牌來向對方要條件,減少自己讓步的幅度和次數。
(三)影子戰。指以虛為主,製造一些符合邏輯的假象,迷惑對手,使其接受自己的條件。具體有“稻草人”、“空城計”、“欲擒故縱”、“聲東擊西”等策略,如買方向賣方顯示有關的資料,使對方感到買方已有其他賣主在洽談,使賣方感到有“競爭者”,迫使對方重新考慮自己的態度、打算。
(四)強攻戰。指在談判中以絕不退讓的強硬立場迫使對方讓步的策略。如買方給出150萬美元的還價,賣方要價180萬美元,賣方說:“你的還價很有意義,但我無權做這麼大的讓步”。當然,運用這一策略,應注意留有變通的餘地,要稍做讓步,以促成談判。
(五)蠶食戰。指以小積大、步步逼近,逐漸達到預期談判效果的策略。買方或賣方“如牙膏一樣,不擠不出牙膏”。“壓”對方,要善於說理,要育耐心和安排足夠的時間,不能急躁;如果被對方“壓”,讓步要小,而且越讓越小。有時變得很“小氣”,在讓步條件上,斤斤計較,雞毛蒜皮也不放過。
(六)擒將戰。在買賣雙方談判中,許多事態的發展取決於主談人。通過與主談人或其重要助手的緊張談判,激烈的爭鬥,實現優越條件。具體有激將法、寵將法、感將法、告將法等策略。
(七)運動戰。當一種渠道不通時,自然要尋求第二個渠道。在進行第一項談判時,同時準備預防的措施,談判不限於在一個陣地。俗論說:“貨比三家”,可以把同類產品的賣方或所需此類產品的買方邀來,同時展開幾攤的談判,將得到的條件進行對比,擇優簽約。
(八)外圍戰。為了保證全局的談判效果,談判者應先清除談判主題的外圍障礙。如,作為買方,要分析賣方設的“陷阱”、報價的“虛頭”,力求“虛頭”、“水分”盡可能少點,然後再還價談判。
(九)決勝戰。“決勝”係指“建立合同的成敗”。談判到了一定關頭,無論從雙方的情緒、上級的要求、交易本身的意義、雙方已達到的條件,均使談判要進行最後的交鋒,以決定成交與否。如為了解決雙方最後的分歧,一方在影響自己全局利益不大的前提下,做些讓步,或雙方折衷調和以平擔分歧的份量,最後達成協議。
貿易談判中的戰略戰術不能紙上談兵、死搬硬套,應隨著談判的課題、對象不同而變化,對各種招數和套路要不斷地重新配合,力求談判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