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9章(2 / 2)

喬珍忙叫他們起來,說:“可別這樣,我隻不過是順便搭把手而已。石頭本來就是被冤枉的,想來那縣令也不敢罔顧人命,胡亂判案。”

李大福卻道:“如今這浚縣的縣令可黑著呢,有銀子就有理,沒銀子他哪裏管這被抓進來的人冤不冤枉。虧得恩人,要不我們家裏哪有那麼多銀子去打官司,請師爺,不定傾家蕩產也把我家石頭撈不出來。我們莊戶人家也沒啥好拿得出手的,就拿了我們自己地裏產的一些土產來謝恩人,請恩人一定收下。”

說完,就讓李石頭將兩口袋地瓜幹棗子花生啥的提了上來。喬珍讓跟前的婆子們上來接了拿下去,又讓李石頭一家人坐下說話,讓丫鬟們奉茶上來給他們喝。

喬珍看那李石頭,約莫二十左右的年紀,比小時候長壯了很多,看起來也不像小時候那麼機靈,跟現在莊戶人家的老實後生差不多樣子了。喬黃氏在一邊跟李大福拉家常,就問到李石頭娶親沒有,李大福說:“已經定了下喬村的一家人的閨女,這下半年過了八月十五中秋節就娶過來呢。”

“哦,那我們可得送一份兒賀禮。小時候,我和石頭以及小虎他們都玩得不錯的。”喬珍在一旁接話道。

李大福立即說:“那怎麼行?這一回,你救了我們家石頭的命,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感謝,怎麼還能要你的賀禮。我們一家人尋思著還想請你們到家裏吃個飯呢。”

“吃飯就不用了,我們明兒就得啟程回京。這一回是陪我娘回來跟我姥爺姥姥上墳的。”

“哎呀,黃家的祖墳一定是埋的吉地,你們瞧瞧,現在你們一家人多好,真是富貴雙全。”

因為挑了時辰要去上墳,所以和李石頭一家人說了一會兒話,喬黃氏便起身送了他們一家人出去,然後反轉身來,讓隨行的丫鬟婆子小廝抬了香燭紙馬到黃山村外三裏的黃家祖墳去上墳。

墳頭上,喬黃氏領著喬珍和喬玉跪著燒紙,絮絮叨叨地哭訴著這些年發生的一些事情,最後說不敢忘記父母養育之恩,如今日子好過了,以後會經常回來給二老上墳燒紙等語。最後三人磕了頭起來,喬黃氏在墳上又站著垂淚傷懷了一會兒,方在喬珍的勸慰下回去了。

剩下的半日,不斷地有黃山村的村民帶了土產上門來瞧喬黃氏,跟她拉家常。喬珍便索性決定在院子裏擺下桌椅,凡是上門來說話的鄉親,就讓坐下,奉上茶水和花生紅棗等幹果。又讓吳總旗手下的兵士拿了銀子去買了酒菜來,請鄉親們吃喝。一直熱鬧到掌燈時分方才散了。

等人都散了,喬珍陪著喬黃氏回房去歇著,喬黃氏便說:“好多年都沒有這麼高興了,這全都是托你的福啊。哎,這一次回來,我回去後就是死了也能心安了。”

“娘,瞧您說什麼呢?您還沒有抱上外孫兒,也沒有見到忠兒娶媳婦兒,沒見到玉兒嫁好人家,這好日子還長著呢。還有多少福等著你去享呢。”喬珍笑道。

“說得是啊,你瞧我這高興得都不知道胡謅什麼了。今兒個隔壁田大嫂說,你請來的泥瓦匠一天就把他們家的房子翻修一新,如今就像是住進才蓋的新房裏一般,不知道多歡喜呢。她說以後逢著廟裏的菩薩過生,都要到廟裏去為你祈福呢……。”

喬珍嗬嗬一笑,“那敢情好,他們這一拜,不定拜著送子觀音,來年送一個孩兒給我呢。”

“誰說不是,我跟你講啊,這做了善事,還真有這福報,以前我們這村東頭那家……。”

喬黃氏絮絮叨叨說開了,喬珍笑著聽她說完,就當一故事聽而已。這種神神怪怪的事情她是不信的。

翌日,是個好天氣,喬珍一早起來吃完飯登上馬車臨行之前,叫了香春和香夏進來,把昨兒晚上封好的幾個禮盒子,讓她們給隔壁田家和李石頭家送去。在這分別送給兩家人的禮盒裏,喬珍給李石頭家封了一百兩金子,給田家封了二百兩金子。

香春和香夏捧禮盒的時候,還說這盒子怎麼這麼重,裝得什麼。喬珍道:“你們別管,隻管送去。送了盒子就趕緊上車。我們緊趕著回京去。”

兩人應是。遂讓小廝們來幫著拿了禮盒出去,依言給田家和李石頭家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