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你活下去,我們會慢慢想法子,讓大家漸漸適應新的生活……”
“好吧!我相信你說的!不過,要麼我們都活下去,大家一起苟延殘喘,要麼都被砍了,也算是個解脫!在我這裏,沒有誰不該死,也沒有誰不該活著……”章寶雲堅定說道。這意思就是說,要麼都救了,要麼就算了吧!
這有難度!不過既然如此,還是答應吧!
“好吧!我答應你!不過,你也得答應我一件事!”趙四盯著章寶雲道。
“我答應你!”
“啊?你還不知道我要說什麼呢?”
“反正都是死人了,就算是去地獄幹點什麼,也沒有什麼不能答應的!”
“不用不用!哪有那麼嚴重!很簡單,我會弄幾艘大船,找幾個懂航海的人,你帶著你的人上船,到外麵去走走,看看什麼地方好,就在那地兒紮根,也算是替我謀劃個退路……”
“謀劃退路?你也怕趙官家狡兔死走狗烹啊?”
“不要說得那麼難聽,我從來沒想著要成為趙官家的走狗!再說了,誰烹誰這事兒,掌握在強者手裏,一切都還不一定!說是退路,說不定你打的這個前站,或許就是我的一個休閑度假村而已……”
“你的意思是?”
“很簡單,這個世界很大,大宋這點國土,其實不到世界的十分之一,論起物產豐饒,還有很多地方,可都比這裏強……你們出去,找個地方建一個國家玩兒吧,何必要在這裏造這個反,很危險的!”
“真的可以這麼做?”
“當然可以這麼做!船現在梁山泊那邊造的很堅固,航行設施一應俱全,現在咱們就缺一個有經驗的航海師,現在大宋的航海也比較發達,有所謂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你這個說法我到還是第一次聽!”
“或許這是後人的叫法,權且就這麼叫吧!反正現在大宋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很發達了,走得很遠……”
趙四於是給這妮子講了一會兒大宋航海事業的輝煌。事實上不是吹,大宋這個時候的航海事業真的很厲害!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比起唐朝,有了長足發展,指南針已經應用於航海,商船的遠航能力大為加強。與東南沿海國家絕大多數時間保持著友好關係,廣州成為海外貿易第一大港。“元豐市舶條”標誌著中國古代外貿管理製度又一個發展階段的開始,私人海上貿易在政府鼓勵下得到極大發展。但是為防止錢幣外流,南宋政府於嘉定十二年下令以絲綢、瓷器交換外國的舶來品。這樣,中國絲綢和瓷器向外傳播的數量日益增多,範圍更加擴大。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持續發展,大大增加了朝廷和港市的財政深收入,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生活,也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而宋朝在經濟上采用重商主義政策,鼓勵海外貿易,同中國貿易的國家和地區已擴大到亞、非、歐、美各大洲,並製定了堪稱中國曆史上第一部係統性較強的外貿管理法則。海上絲綢之路發展進入鼎盛階段。泉州的海外交通,起源於南朝而發展於唐朝。唐宋之交,中國經濟重心已開始轉到南方,東南地區經濟快速的發展。宋朝有三大對外貿易主港,分別為廣州,寧波,泉州。港口的地理便利因素對海外客商很重要,北邊日本和朝鮮半島客商希望宋朝主港口盡量靠北,而貿易量更大的阿拉伯世界和南海諸國則希望港口盡量靠南,兩股方向的合力點便平衡在當時地處在南北海岸中點的泉州,正是這一南北兩麵輻射的地理優勢使得泉州在設立市舶司正式開港後,迅速先超越明州港(寧波),後追平廣州並在南宋晚期反超,成為第一大港,但廣州仍然是中國第二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