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這種默契的無言協議,張叔夜上山詔安當然很順利,得到了是宋江一派的人馬。
宋江因為救過晁蓋,落難後,晁蓋力求王聞道救宋江上山,王聞道請示了趙四,趙四回複:“可以,此人上山後,任由其發展,日後有用。”
宋江在加入梁山之後,很快就發展起了自己的小勢力。很快就擁有了三部分人馬。第一部分是嫡係中的嫡係,包括他上山之前的好友花榮,吳用,朱仝,雷橫,還有他親弟弟宋清。第二部分是依附於宋江的青州降將秦明黃信等等等,第三部分是間接加入宋***的,比如自己來投奔的石勇,戴宗招募來的楊林。這個派係勢力是梁山中冷兵器作戰實力最為龐大的,也可以叫做江湖派。
童貫和趙四南下,張叔夜已經帶著宋江業已到達運河,最後兩部會師於江寧!
王聞道對宋江還算是有心的,竟然給他送了十餘艘裝了鐵甲的戰船,原本剩餘不多的黑火藥武器都給了宋江,現在那些東西都已經是梁山淘汰的東西了!
宋江也算是個梟雄,見識還是有的,他認為現在並不能立即發兵和敵人硬拚,應該轉戰周旋,等到秋高氣爽,止了陰雨,火藥幹燥的時候,展開決戰,便可一戰而定!
童貫知道趙四能派到這裏來的人,定然不是心腹,於是拿出聖旨頒布,大概意思是念在宋江忠義,封宋江為破賊先鋒官,帶領本部兵馬,另呼延灼部兵馬、關勝部兵馬等等,統歸宋江節製……
趙四還想著這些人怎麼聚齊呢,原來在朝中當武官沒上山的那幾位,現在全部都被劃歸宋江節製了!
還好,梁山上那些耿直光明的漢子,王聞道沒有讓宋江帶來,而是慢慢的轉移到了山西太行山一帶,譬如晁蓋、林衝、魯智深、武鬆等,都成了護廠礦的武裝力量,由何三淮統一領導,配發了偵察係統和電報指揮係統,由趙四秘密節製,趙四在都城收的那些能工巧匠徒弟,現在大部分都在山西廠礦一帶,精研鋼鐵冶煉,現在這一帶或許就要成為前線了,所以武裝力量不可不加強。
大軍強勢逼近蘇南,方臘不以為意,以為朝廷派來的都是草包,雖然聽說現在朝廷何以放炮打人,但是這地方潮濕,幾乎每天下雨,一旦下雨,就不夠看了!
於是,趁著這陰雨綿綿的天氣,方臘主動出擊,派出大將方傑和鄧元覺,率馬步軍合計三萬人,北上迎戰。
這一回,廝殺起來才知道碰上了硬茬,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朝廷這一回派來的不是草包地方廂軍和隻會吃的禁軍,而是梁山團練和一切其他地方團練武裝,基本上都是武藝高強的高手,即便是隨隨便便的普通戰卒,也有著不可小覷的拚殺技巧!
於是,這兩員大將立即上奏方臘,緊急調撥了一萬人馬支援,這一萬人馬充滿了各種能人異士,這個方臘原本是個拜火教出身,身邊收攏最多的也是江湖上的能人異士,等到這批人趕到,宋江就十分吃力了。
宋江於是執行了周旋策略,仗著船堅兵器犀利,開始在太湖上帶這群人周旋,這一周旋,慢慢地消磨了方臘軍的銳氣,也用常規辦法打了幾個漂亮的伏擊戰,陣斬賊一萬餘……
結果上報到朝廷,趙佶大大地表揚了一下童貫趙四統禦有方,也小小誇讚了一下宋江,賞賜了一些禦酒,親筆禦賜“忠勇可嘉”四個瘦金大字,宋江感動地哭了一鼻子,裝裱了這四個大字,讓士卒抬著,在營中敲鑼打鼓巡回展示一番,以此來鼓舞士氣!
好在這時候的士卒,都很吃這一套,確實起到了鼓舞士氣的作用!大家嗷嗷叫著要破賊立功……
方臘此戰損失萬餘人,也受到了極大的震動,親自帶著包道乙等亂七八糟的人,率軍十萬,北上禦駕親征。
這一回,宋江雖然還是按照一貫策略,且打且轉悠,不跟方臘正麵拚殺,因為床子弩的箭矢損耗巨大,每日的供應不足,方臘部的能人異士極多,冷不丁自己就損失一員戰將,打得十分辛苦!
在這種雨天,火藥武器極不可靠,所以天武軍兩萬人支援上去也是添油戰術,童貫就沒有支援宋江,隻是命令他拖住方臘,等待天晴。
雖然是陰雨綿綿的天氣,但總歸還是有幾日晴天的,晴天裏打開油布包裹,又用蠟封防水的火藥,迫不及待拿出來,開始上震天雷、火箭炮!
方臘第一次見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一下子就能掀翻一條小船,幾十枚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