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打草稿
◆文/思想者
在學書法的時候,我曾經聽我的一個老師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個書法家教學生練字。有一次,一個經常用廢舊報紙練字的學生,反映他自己已經跟著書法家學了很長時間,可一直沒有大的進步。書法家就對他說:“你改用最好的紙試試,可能會寫得更好。”
那個學生按照書法家說的去做了。果然,沒過
多久,他的字進步很快。他奇怪地問書法家是什麼原因。書法家說:“因為你用舊報紙寫字的時候,總會感覺是在打草稿,即使寫得不好也無所謂,反正還有的是紙,所以就不能完全專心;而用最好的紙,你會心疼好紙,會感覺機會的珍貴,從而全身心投入,也就比平常練習時更加專心致誌。用心去寫,字當然會進步。”
真的,平常的日子總會被我們不經意地當做不值錢的“廢舊報紙”,塗抹壞了也不心疼,總以為來日方長,平淡的“舊報紙”還有很多。實際上,這樣的心態可能使我們每一天都在與機會擦肩而過。
生命並非演習,而是真刀真槍的實戰。生活其實也不會給我們打草稿的機會,因為我們所認為的草稿,其實就已經是我們人生無法更改的答卷。
把生命的每一天都當做那最好的一張紙吧!
生命不能虛度,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獲,渾
渾噩噩地生活隻會浪費自己的青春。請珍惜生活吧!
通往天堂的路
◆文/徐全慶
有一個年輕人想去天堂。去天堂必經一個路口,道路一分為二,一條往左,一條往右。路口有一個看路人。
年輕人停住了,他不知該走哪條路,於是就問看路人。看路人說:“這兩條路隻有一條可以通往天堂,至於是哪一條,誰也不知道。但不論你要走哪一條路,一旦跨過路口,就永遠不能回頭。”
“那另一條路通往哪裏?”年輕人問。
“不知道,也許是地獄,也許是……反正沒有人說得清。”看路人說。年輕人猶豫了,他在這條路口看看,又在那條路口瞧瞧,可是哪條路他都不敢跨過去。
不久,路口又來了一個人。那個人向看路人問了和年輕人一樣的問題,當然也得到了和年輕人一樣的回答。
那個人想了想,便選了一條路往前走。就在他即將跨過路口的一刹那,年輕人喊住他問道:“你怎麼知道這條路通往天堂?”
“我不知道。”那個人說。
“不知道你怎麼敢往前走?你難道不怕走入地獄?”
年輕人奇怪地問。
“怕”,那個人說,“但我如果不往前走,就永遠不可能到達天堂。”
“可是你可以和我一起等啊,也許我們將來能夠知道哪一條路通往天堂。”年輕人說。
“可是如果我們永遠也等不到那一天呢?”那人說著就頭也不回地走下去了。
年輕人搖了搖頭,繼續在路口徘徊。
以後,路口又來了很多人。他們有的問了一下路怎麼走,就選一條路走下去了;有的甚至問都不問一聲就走下去了。
對每一個經過路口的人,年輕人都會喊住他,問他是否能確定哪一條路通往天堂。但每一次他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所以年輕人就一直在路口徘徊。
年輕人不死心,他常常抱著一線希望去求那看路人:
“你一定知道哪一條路通往天堂,求你告訴我吧。”但每一次他得到的都是失望。他也常常向兩個路口張望,希望有人能回過頭來說自己走錯了,這樣他就可以選另外一條路了。但他沒有看到過一個人回頭。
年輕人——我們姑且仍這樣稱呼他吧,因為他仍一直把自己當做年輕人——就這樣在兩條路口不停地徘徊。漸漸地,他發現自己的頭發落了,胡子白了,背也駝了,他已經慢慢變得老弱不堪了。
他有些後悔,當初自己如果也像其他人一樣,隨便選一條路走下去,現在也許已經在天堂了,但現在……這樣想時,他發現自己已經走不動了,他的一生就這樣在猶豫徘徊中虛度掉了。
沒有人能告訴我們未來人生的道路究竟該怎麼走,隻有靠我們自己去摸索。如果決定了就堅定地走下去,腳踏實地地前行才能到達光輝的終點。
給每一棵草開花的時間
◆文/李雪峰
朋友去遠方,把他在山中的庭院給我留守。朋友是個勤快人,院子裏常常打掃得幹幹淨淨,寸草不生。我卻很懶,除了偶爾掃一下被風吹進來的落葉,那些破土而出的草芽我卻從不去掃。初春時,在院子左側的石凳旁,出了幾簇綠綠的芽尖,葉子嫩嫩的、薄薄的,我以為是汪汪狗或芨芨草呢,也沒有去理會,直到20多天後,它們的葉子蓬蓬勃勃伸展開了,我才發覺它們的葉子又薄又長,像是院外林間裏幽幽的野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