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將創新進行到底(8)(2 / 3)

我什麼也不種

春天來了,田地裏開始繁忙起來,人們都開始播種。

有一個農夫什麼也沒種。別人地裏的種子已經發芽了,他的地裏依然荒蕪。

鄰居問他:“你怎麼不在地裏種上麥子呢?”

農夫回答:“今年天幹,我怕不會下雨,把麥子幹死了。”

“那你為什麼不種棉花呢?”鄰居接著問道。

他又回答:“棉花招蟲子,被蟲子吃了還不是跟白種一樣!”

鄰居不明白了:“那你究竟準備種什麼呢?”

“我什麼也不種,這樣既省事,又保險。”農夫驕傲地說道。

到了夏天,種麥子的人豐收了;到了秋天,種棉花的人也豐收了;到了冬天,這個農夫沒有麥子去磨麵粉,沒有棉花縫被子,他又餓又冷。還沒等到下一個播種的季節來臨,就去了保險的地方——天堂。

人生經不起虛無的等待。日子一天天過去,春夏秋冬,依然是“我什麼也不種”,於是還來不及奮鬥就餓死了的農夫總是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庸碌一生,毫不值得同情。

相信自己

小女孩兒索尼亞在農場附近的一所小學裏上二年級。有一天她回家後很委屈地哭了,父親就問原因。她抽噎著說:“班裏一個同學說我又醜又笨,還說我走路的姿勢特別難看。”父親聽後,隻是微笑。

忽然他說:“你能摸得著房頂上的天花板。”還在哭泣的索尼亞聽後覺得很驚奇,不知道父親說的什麼意思,就反問:“你說什麼?”

父親又說一遍:“你能摸得著房頂上的天花板。”

索尼亞忘記了哭泣,抬起頭看著天花板。心想,“那麼高,父親蹦起來都夠不著,我怎麼摸得到呢?”

父親笑著得意地說:“不信吧!那你也別信你那個同學的話,因為有些人說的並不是事實!”

父親的話讓索尼亞開始明白,不能太在意別人說什麼,要自己拿主意!索尼亞長大後成了一名演員。有一次,她要去參加一個公益活動,但經紀人告訴她,雪下得太大,再說你也沒有必要去參加這種對你的演藝事業沒什麼幫助的活動。經紀人的意思是,索尼亞應該參加一些大型的集會和活動,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名氣。索尼亞堅持要去,因為她相信自己做的沒錯。

那次公益活動因為有了索尼亞的參加,舉辦得非常成功。而索尼亞也得到了各方麵的讚許,她的名氣和人氣也因此驟升。

壞孩子與好孩子

著名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從小被認定是一個壞孩子。母牛走失了,樹莫名其妙被砍倒了,每個人都認定是他做的,甚至父親和哥哥都認為他很壞。人們都認為母親死了,沒有人管教是拿破侖·希爾變壞的主要原因。

既然大家都這麼認為,他也就無所謂了。

有一天,父親說要再婚,大家都擔心新媽媽會是個壞女人。希爾也打定主意,根本不把新媽媽放在眼裏。

陌生的女人終於走進家門,她走進每個房間,愉快地向每個人打招呼。當走到希爾麵前時,希爾像槍杆一樣站得筆直,雙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著她,一絲歡迎的意思也沒有。

“這就是拿破侖”,父親介紹說,“全家最壞的孩子。”

令希爾永生難忘的是繼母當時所說的話。她把手放在希爾肩上,看著他,眼裏閃爍著光芒。“最壞的孩子?”

她說:“一點兒也不,他是全家最聰明的孩子,我們要把他的本性誘導出來。”繼母造就了拿破侖·希爾,她相信他是個好孩子。對一個人有這種信心,他就會成功。

像拂去蛛絲一樣輕輕掠過別人對自己的負麵評價,自己替自己拿主意,自己決定自己的行為和態度,不受外物和流俗的幹擾,索尼亞的成功得益於這種難能可貴的自信。

自信是人生的基石。拿破侖·希爾被他繼母的一句話改變了,他的自信源於繼母對他的信任。對別人付出信任和自己贏得信任是多麼美妙的事情。我們不敢想象假使繼母也不相信拿破侖,小小的孩子這一生會怎麼過呢?

別低估自己的價值

心理學家在一所著名的大學中選了一些運動員做實驗。他們要求這群運動員做一些別人無法做到的運動,還告訴他們,由於他們是國內最好的運動員,因此他們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