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師的忠告
◆文/佚名
一位年輕的大學生,畢業之後,本以為自己可以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沒想到的是他連續多次去求職,都沒有取得一點兒成績。他失敗了,他開始指責生活,歎息命運。於是他來到寺廟尋找大師給予解脫。
方丈大師靜如止水地盤坐在那裏,手拿一串佛珠在默默地念經。
年輕人問:“大師,我生活得太不如意了,命運一直在與我作對,請您給我指點一下迷津吧!”方丈答道:
“你年紀輕輕,我垂垂老矣,應該是你來指點我才對,你怎麼反來向我請教?”
年輕人說:“我知道我年輕力壯,所以我想得到一份職業,出一番事業,不料卻連遭挫折。我聽說佛門是普度眾生之地,希望您能為我指出一條通往成功之路。”
方丈隨後進了裏屋,拿出了一把掃帚和一個簸箕,說:“記得我剛剛來到寺裏的時候,大師交給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打掃院子,要做到幹幹淨淨,一塵不染。”
年輕人想,這打掃院子太容易了,誰都可以做好。
我用兩分鍾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的。
年輕人來到大院中央,那裏長著一棵參天大樹,樹枝茂密,像一把巨大的遮陽傘。隨著陣陣秋風,樹葉不停地飄落不來。年輕人並沒有把掃幾片落葉放在眼裏,他認為這太容易了。3分鍾後,他把院子打掃完畢,高高興興地來到方丈的身邊說:“大師,您交給我的任務已經完成,您該為我指點迷津了吧!”
大師沒有說什麼,他和年輕人一起來到院子裏。原來掃過的地方,仍然還有很多落葉在那裏,並且樹葉還在零零落落地往下掉。年輕人隻好拿著掃帚再次回到院子裏重新打掃。
當他第三次掃落葉的時候,已經是很不耐煩了,他一賭氣扔掉了掃帚,對大師說:“這樹上的葉子總是在不停地落,我就是掃到明天也掃不幹淨,把這棵大樹砍掉院子就幹淨了。”
大師對年輕人說:“如果你能耐下性子,為幹好一件事而努力,你就去掉了浮躁的心。如果你砍掉這棵大樹,你就砍掉了‘堅持’的恒心。佛門以‘堅持’清掃而磨性,想必外界也是如此吧!”
年輕人終於醒悟了。
原來,我們之所以總是遭受失敗、沮喪和困惑,並不是我們不夠優秀,而僅僅是因為我們有一顆浮躁的心。
一個人想要擁有快樂的人生並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要有一顆純淨的心,找回內心的寧靜。成功之路,艱辛漫長而又曲折,隻有讓心歸於平靜才能堅持到終點,贏得成功。
幸福在豁達之處
◆文/佚名
三伏天裏,禪院有一大片草地枯黃了。小和尚急忙跑去對師父說:“師父,快撒點兒籽吧!這樣多不好看哪!”
“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吧!”
中秋到了,師父買回了一包籽,他讓小和尚去播種。
秋風起,落葉飄飄,籽也跟著飛了起來。“師父,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風吹飛了。”小和尚跑來向師父大喊。
“沒關係,被風吹走的大多是空的,撒下去也不一定會發芽。”師父說,“隨性吧!”
小和尚剛撒完種子,一轉身就飛來了好幾隻小鳥,開始爭搶著啄食。“師父,要命了!白種了啊,種子都被鳥給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跺腳。
“沒關係!種子還夠多,它們是吃不完的!”師父說,“隨遇吧!”
半夜裏小和尚忽然被外邊的雨聲驚醒了,小和尚向外一看,隻見驟雨瓢潑,地上溪流成河。小和尚急忙跑到師父的禪房:“師父!這下可真要完了!好多籽都被大雨衝走了!”
“衝到哪兒,就讓它們在哪兒發芽!”師父說,“隨緣吧!”
幾天以後,小和尚已把種草的事忘得一幹二淨。有一天,小和尚路過那裏,看到原本光禿的地麵,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小和尚又急忙跑著去叫師父。
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懟、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
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
不要總幻想生活是永遠都那麼圓圓滿滿的,也不要幻想自己的一生都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這一生注定誰都要跋涉溝溝坎坎,經曆挫折與失意,品嚐人生的苦澀與無奈。
在漫漫旅途中,失意並不可怕,受挫也無須憂傷,這是一個人所必須經曆的。隻要心中的信念沒有萎縮,心中有溫暖,即使是風淒雨冷大雪紛飛也同樣生活得有意義。艱難險阻是人生對我們另一種形式的饋贈,坎坎坷坷是對我們意誌的磨礪和考驗。落英往往在晚春凋零,秋風掃落黃葉,在來年又煥發出勃勃生機。這何嚐不是一種達觀,一種灑脫。
無論如何,豁達,對於任何人,都會賦予他們一種完美的色彩。豁達是一種人生的態度,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思維方式。這種灑脫人生,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自暴自棄。灑脫是一種思想上的超越,灑脫是一種目光的超前。有灑脫才不會鬱鬱寡歡,有灑脫才不會被生活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