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懵懂啟蒙篇——接受心靈的洗禮(9)(1 / 3)

每天

◆文/佚名

安妮的姐夫打開了姐姐衣櫃最底層的抽屜,拿出一個用紙巾裹著的小包。他說:“是一件內衣。”他把紙巾去掉,把內衣遞給安妮。

這件內衣很精致,絲質、手工縫製,還鑲著網狀的蕾絲花邊,標著天文數字的價簽還連在上麵。“這是我們第一次去紐約時你姐姐買的,到現在至少已有八九年了吧。她從沒有穿過它,因為她想在某一個特別的時刻穿它。唉,我想現在便是那個特別的時刻了。”他從安妮手中拿過內衣放在床上,和其他要帶到殯儀館去的衣服放在一起。他的手在那柔軟的麵料上摩挲了一會兒,然後砰地一聲關上抽屜,轉身對安妮說:“永遠不要為某一特別時刻珍藏什麼,你活著的每一天都是一個特別時刻。”

姐姐意外死亡,在安妮幫姐夫和外甥料理姐姐後事的傷心日子裏,這些話一直在安妮耳際回蕩。安妮想到了姐姐從沒看過、聽過或做過的所有事,也想到了她曾經做過的,並未意識到的,但實際上很特別的事情。

安妮一直想著姐夫說過的那些話,正是這些話改變了她的生活方式。安妮花在讀書上的時間越來越多了,而花在打掃房間上的時間少了;安妮欣賞窗外的美景,而不再對花園裏的雜草大驚小怪;安妮與家人及朋友在一起的時間多了,而花在各種應酬上的時間少了。無論何時,隻要有可能,生活都該是一種享受,而不是忍受。安妮認識到這一點並加倍珍惜現在的時光。安妮不再去“珍藏”任何東西,安妮會為每一個“特別時刻”用上等的瓷器和精美的水晶花瓶,比如,在丟了一美元的時候、在修好廚房水槽的時候或是在第一朵茶花綻開的時候……安妮可以毫不猶豫地花28.94美元買一小袋零食。安妮不再為特別的晚會而珍藏上好的香水。五金店的店員和銀行的出納員以及那些正要去參加聚會的朋友們,都有機會聞到安妮身上上等香水的芬芳。

安妮不再拖延,不再舉棋不定,不再“珍藏”任何能給生活帶來歡笑和希望的東西。

每天都是最後一天,過好每天才能過好一生。每天早晨睜開雙眼時,我們都要告訴自己“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每一天、每一分鍾、每一次真實的呼吸……都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

活出自己

◆文/佚名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隻是自然界的一粒塵埃。我們知道這一粒塵埃對這個世界有多大用處嗎?

有一項科學實驗證明:一個人的肉體價值是——脂肪能造7條肥皂、石灰質能刷白一小間房、碳含量能造20磅焦炭、磷含量能造2200根火柴、鐵製可鑄一枚一英寸鐵錠、還有一小勺硫磺。

知道這一組數據,就會有助於每一個人懂得“活得自然一點”,遠離驕狂、虛妄、征服者的心態,與他人和諧,與大自然和諧。

活得自然,活出自己。作為人,我們來不知從何處來,去不知向何處去。來非自願,去更非本意。幾十年光景,稍縱即逝,所以還是卸下麵具,活得自然一點,活得自然,才能活出自己。有一個人,每天聽到他掛在嘴上的話是“活得好累!”其實,這個人累就累在心上,心為形役,太精於算計,太精於得失。見到上司,本來可以很自然地打一聲招呼:您好!可是他卻一定要極不自然地綻開一副“桃花盛開”的笑臉,媚態十足;而與下屬交談,本來可以和顏悅色大家都輕鬆自然,他卻要板起麵孔,打起官腔。

在我們的生活中,或許我們自己也在不自然地生存著,本來相貌平平,卻硬要以美女自居,天天濃妝豔抹;本來入不敷出,卻偏要大手大腳;本來腦袋空空,卻偏要耍大牌……

這些,都是活得不自然,活著就累。

創造的奇跡

◆文/佚名

真是沒想到,上帝偷懶了,這讓湯姆·鄧普西一生下來就少了半隻左腳,並給了他一隻畸形的右手。但湯姆·鄧普西在父母的關愛下,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殘疾而感到不安。所以,任何健全男孩兒所能做的事,他都能做得到。比如童子軍團行軍十裏,湯姆也同樣可以走完十裏的路程。

後來湯姆·鄧普西喜歡上了踢橄欖球,他發現自己能把球踢得比任何一個男孩兒都遠。於是他為了參加踢球測驗,請人專門為自己設計了一隻鞋子。他是出色的,很快得到了衝鋒隊的一份合約。

可是湯姆·鄧普西在那裏並不是很受歡迎,教練盡量婉轉地告訴他,“不具備做職業橄欖球員的條件”,希望他能去試試其他的行業。最後他不得不去申請加入新奧爾良聖徒隊,他請求教練給他一次機會。教練心存懷疑,隻是他的自信給了教練一些好感,也就答應把他留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