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智慧錦囊篇——擦亮雙眼看世界(6)(2 / 2)

自信的人才能自持,才能自為。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有了這種美麗,才會有自己的最可愛之處。

信念是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

一天,一隻黑蜘蛛在後院的兩簷之間結了一張很大的網。難道蜘蛛會飛?要不,從這個簷頭到那個簷頭,中間有一丈餘寬,第一根線是怎麼拉過去的?原來,蜘蛛走了許多彎路:從一個簷頭起,打結,順牆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翹起尾部,不讓絲沾到地麵的沙石或別的物體上,走過空地,再爬上對麵的簷頭,高度差不多了,再把絲收緊,以後也是如此。蜘蛛不會飛翔,但它能夠把網結在半空中。它是勤奮、敏感、沉默而堅韌的小蟲,它的網製得精巧而規矩,八卦形地張開,仿佛得到神助。這樣的成績,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蜘蛛不會飛翔,但它照樣把網結在空中。奇跡是執著者造成的。

當你堅信自己能成功時,你必能成功。信念是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

想到就能做到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

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曆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係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後,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並加以研究。驚喜之餘,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樸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係。隻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後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執著

有一個人經常出差,經常買不到對號入座的車票。

可是無論長途短途,無論車上多擠,他總能找到座位。

他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耐心地一節車廂一節車廂找過去。這個辦法聽上去似乎並不高明,但卻很管用。

每次,他都做好了從第一節車廂走到最後一節車廂的準備,不過每次他都用不著走到最後就會發現空位。他說,這是因為像他這樣鍥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實在不多。經常是在他落座的車廂裏尚餘若幹座位。而在其他車廂的過道和車廂接頭處,居然人滿為患。

他說,大多數乘客輕易就被一兩節車廂擁擠的表麵現象迷惑了,從火車十幾個車門上上下下的流動中蘊藏著不少提供座位的機遇;即使想到了,他們也沒有那一份尋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讓大多數人滿足,為了一兩個座位背負著行囊擠來擠去有些人也覺得不值。他們還擔心萬一找不到座位,回頭連個好好站著的地方也沒有了。與生活中一些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害怕失敗的人永遠隻能滯留在沒有成功的起點上一樣,這些不願主動找座位的乘客大多隻能在上車時最初的落腳之處一直站到下車。

人世中的許多事,隻要想做,都能做到,值得做的事,就值得做好。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用不著什麼鋼鐵般的意誌。更用不著什麼技巧或謀略。隻要一個人還在樸實而饒有興趣地生活著,他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如果你隻接受最好的,你就經常會得到最好的。執著、富有遠見、勤於實踐,會讓你握有一張人生之旅永遠的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