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社會都十分重視培訓,尤其是在無數個被稱為行政主管進修的領域。但是,在培訓程序中,太多條文化的東西導致人們的思維模式如同複製出來的一樣刻板、生硬、僵化。係統的培訓毫無疑問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們要時時牢記並不是組織塑造了人,而是人塑造了組織。正是由於千差萬別的員工所具有的不同性格和他們的適應性,以及他們頭腦中新的思想,組織係統的血液才得以豐富起來,組織的壽命才得以維持和延長。
如果人們將自己的特性和身份都犧牲在平庸這個陰暗潮濕的洗衣店裏的話,不僅組織,連社會本身也要遭受損失。優秀的領導者會竭力將這種危險減至最小,當然,凡人都會有缺點,在這一方麵不可能做得盡善盡美。遺憾的是,人與人之間很少能夠找到可以進行直接橫向比較所依據的有效標準,而在同一個組織內每位員工對組織的功用和能夠得到的機會都會因為他們的一般能力與特殊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同樣,每一位員工對組織所做的貢獻的種類和重要性也有千差萬別。而具有獨創性的想象力也會以不同的比例和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有些人所做的貢獻是以絢爛多姿的方式表現出來的,而有的人則通過孜孜不倦地工作或者是日複一日地機械地工作表現出來。對於組織來說,重要的是要讓組織內的每一位員工都能夠有機會以最適合自己個性的方式,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展現自己的才華。
隻有通過這種方式,組織才能夠將比較出色的優秀人才篩選出來提拔到高層,盡管大多數的一般人才都有一定的才華,但準確來說組織甚至社會本身真正最為關注的卻是那些處於最高層的人。普通人的角色和作用在不斷地擴大和加強,以各種有效的方式發揮著作用。而真正不平凡的人的作用在這個年代或者說在任何一個年代都是獨一無二的,他的地位可以用一句特別的話表達出來:
所有人的貢獻和成就在不同程度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限的少數人的作用和貢獻卻是極端重要、無法忽視的。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因為在任何一個領域內,總得有人是領導者,有人是跟隨者;有的人會獲得非凡的成功,有的人成績平平,而有的人卻沒有任何成就。所有人的貢獻都大致是中等水平,而在各自領域內處於高層的極少數人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這些巨大的個人成功正是在許多其他人一定程度的成功的基礎上才能夠獲得的。
個人的成就隻標誌著一係列連鎖反應的開始,這個連鎖反應會將它波及得越來越遠,範圍越來越大。這種個人成就成為一種催化劑,它喚起了其他人心中的渴望,喚醒了在別人心中仍然休眠沉睡的熱情與激情。
我們所說的夢想是指創造性的天賦,無論是科學、企業、教育,還是人類活動的其他任何一個方麵,它們的任務都是要探詢、發掘和保存人類這一無價的品質。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一點,我們留給後人的就隻是一些沉悶乏味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