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裏長出的李樹
◆文/佚名
從前有一個人出門,帶了一些李子路上吃。他一路走一路津津有味地嚼著李子,一會兒就吃完了,隻剩下幾個李子核。把李子核扔到哪裏去呢?這人一抬頭,見旁邊幾步路遠的地方有一棵桑樹,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樹幹上有一個大洞,裏麵已經空了。於是他就把核順手扔進了樹洞裏。想了想,又弄來些泥土填進樹洞將李子核種上。他這樣做倒也並不是為了種出李子來,隻是一時好玩罷了。種完他就走了,也沒有當成一回事。日子一長,他也慢慢地把這回事給忘了。
再說那被種下的李子核,天下雨時便得到雨水的滋潤,在樹上棲息的鳥兒拉的糞便成了天然的肥料,時間長了,竟真的發出芽來,長成了一棵李樹。有人見到桑樹裏長出了李樹,覺得很神奇,就把這怪事告訴了周圍的人。
有個害眼病的人聽說了,認為這棵李樹可能是一棵神樹,就拄著拐杖探索著來到李樹下,向它許願說:“李樹啊,您如果能保佑我的眼疾消除,我就獻給您一頭小豬。”他一說完,就覺得眼睛疼得沒那麼厲害了。又過了些天,他的眼睛竟慢慢變好了。他高興極了,逢人就說:
“桑樹裏長出的那棵李樹治好了我的眼睛,果真是一棵神樹啊!”然後又準備了小豬,叫人敲鑼打鼓地抬到李樹下去還願,附近的人都來看熱鬧,大家都知道了這棵李樹是神樹。
就這樣,“神樹”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遠近的人就都知道了,而且越傳越神:“那棵李樹能讓盲人重見光明呢!”“那棵李樹可以醫好百病呢……”人們都帶著祭品慕名而來,祭拜這棵“神樹”,希望它保佑自己。
過了一年多,當年那個種李樹的人又經過這裏,聽說了“神樹”的事,又見到大家爭相祭拜它的盛況,就到樹邊去看個究竟。這一看不要緊,他不禁啞然失笑:“這棵樹是我一年前種下的呀,有什麼神奇的呢?”
迷信思想是最要不得的。我們遇到奇異的現象時,不要盲從輕信,要以冷靜的頭腦仔細分析推測,做出科學的解釋。
養魚人和魚鷹
◆文/佚名
有一個人的家裏有一片魚塘,他每年都要靠這片魚塘賺些錢,來養活自己和家人。可是魚塘附近有好多魚鷹,常常一群群地來抓魚吃,趕也不好趕,抓又抓不住,養魚人為此很是發愁。
有一天,魚鷹又來吃魚,養魚人跑過去衝它們揮揮手,魚鷹便受驚跑了。
養魚人忽然靈機一動,想出個好辦法。他紮了一個稻草人,讓它伸開兩臂,穿著蓑衣,戴著鬥笠,還拿了一根竹竿,就像一個養魚人的樣子。養魚人把稻草人插在魚塘裏嚇唬魚鷹。起初,魚鷹以為是真人,因此很害怕,隻敢在草人的上空盤旋,一點都不敢接近它。
這樣過了幾天,魚鷹果然沒再來吃魚。可是漸漸地,它們見魚塘裏的人總是一動不動,就起了疑心,不斷地大著膽子飛下來看。這樣一來,它們很快就發現這是個假人了,就又飛下來啄魚吃。魚鷹吃了一條條的魚,肚子吃飽了,就站在草人的鬥笠上,邊曬太陽邊休息,很是悠閑,還不停地發出“假假、假假”的叫聲,好像是在嘲笑養魚人說:“假的,假的,這個人是假的啊!”
養魚人生氣極了,他恨恨地盯著得意洋洋的魚鷹,良久,他忽然心生一計。
趁著魚鷹不在的時候,養魚人悄悄把草人從魚塘裏拔出來拿走了,然後自己披上蓑衣,戴上鬥笠,手裏拿根竹竿,像草人一樣伸開雙臂站在魚塘裏麵。
過了一會兒,魚鷹又來了,它們以為魚塘裏還是原先的假人,就又放心大膽地下來吃魚。吃得飽飽的,魚鷹又飛到養魚人的鬥笠上休息,“假假、假假”地叫喚著。
養魚人趁著它不注意,一伸手就抓住了魚鷹的爪子。魚鷹使勁地鼓動著翅膀,可是怎麼也掙不脫。養魚人笑嗬嗬地說:“原先是假的,可是這一回是真的啊!”
“辦法總比難題多”。思路靈活的人,總能夠找到問題的薄弱環節,采取有效措施,一舉徹底解決問題。
跨越沙漠的河流
◆文/佚名
有一條河流從遙遠的高山上流下來,經過了很多個村莊與森林,最後它來到了一個沙漠。它想:“我已經越過了重重的障礙,這次應該也可以越過這個沙漠吧!”
當它決定越過這個沙漠的時候,它發現它的河水漸漸消失在泥沙當中,它試了一次又一次,總是徒勞無功,於是它灰心了:“也許這就是我的命運了,我永遠也到不了傳說中那個浩瀚的大海。”它頹喪地自言自語。
這時候,四周響起了一陣低沉的聲音:“如果微風可以跨越沙漠,那麼河流也可以。”原來這是沙漠發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