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販們齊聲說好,各自收拾東西,準備去摘梨,許衡插嘴問道:“你說村罩的井都被填上了嗎?”“可不是嗎!當兵的看老百姓都跑光了,一氣之下,走的時候,就把井都填了,你甭想找水喝。”許衡歎了口氣,默默地轉身走開了。商販們奇怪地問道:“小夥子,你不和我們一起去摘梨嗎?”許衡說:“梨樹的主人不在,怎麼能隨便去摘呢?”
商販們又笑起來,說:“你真是個書呆子!這兵荒馬亂的日子,哪裏還有什麼主人呢,再說,那樹的主人沒準已經被打死了呢。”
許衡認真地答道:“梨樹雖然無主,難道我們自己的心裏也無主嗎?不是自己的東西,我是決不會去拿的。”
說完,許衡背起行囊,挎上劍。向商販們拱手道了聲別,就轉身上了大路。
後來,元朝統一天下後,因為許衡品格高、學位好,當上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大學士,成為元朝有名的開國大臣之一。
品德是對自己的要求,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在沒有人看見的時候遵守規則,保持良好的道德,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
動了一個小棋子
唐朝元和年間,東都留守名叫呂元應。他酷愛下棋,養有一批下棋的食客。
呂留守常與食客下棋。誰如贏了他一盤,出入可配備車馬;如贏兩盤,可攜兒帶女來門下投宿就食。
有一日,呂留守在院亭的石桌旁與食客下棋。正在激戰猶酣之際,衛士送來一疊公文,要呂留守立即處理。呂元應便拿起筆準備批複。下棋的門客見他低頭批文之狀,認為不會注意棋局,迅速地偷換了一子。哪知,門客的這個小動作,呂元應看得一清二楚。他批複完文件後,不動聲色地繼續與門客下棋。門客最後勝了這盤棋。食客回到住房後,心裏一陣歡喜,企望著呂留守提高自己的待遇。
第二天,呂元應攜來許多禮品,請這位食客另投門第。其他食客不明其中緣由,很是詫異。十幾年之後,呂留守處於彌留之際,他把兒子、侄子叫到身邊,談起這回下棋的事,說:“他偷換了一個棋子,我倒不介意,但由此可見他心跡卑下,不可深交。你們一定要記住這些,交朋友要慎重。”他積多年人生經驗,深覺棋品與人品密不可分。
不管是工作中還是娛樂中,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別人衡量你的人品的尺碼,所以,要謹小慎微地恪守正直之道,不要做投機取巧的事情。
在5美元中徘徊的小女孩兒
農場主湯普森的小店裏有很多寄宿的人。蘇珊的媽媽每周都給他們代洗衣物,報酬僅5美元。一個周六的晚上,蘇珊像往常一樣去那兒替媽媽領錢,她在馬廄裏遇到了這位農場主。
顯然他正處於氣頭上。那些總和他討價還價的馬販子激怒了他,令他火冒三丈。他手裏的錢包打開了,被鈔票塞得鼓鼓的。當蘇珊向他要錢時,他沒有像從前那樣訓斥她打擾了正在忙碌的他,而是馬上將一張鈔票遞給了她。
蘇珊暗暗高興自己這次比往常輕易地逃過了這一關,她急忙走出馬廄。到了路上,她停下來,拿針將錢小心翼翼地別在圍巾的褶皺裏。這時,她看到湯普森給了她兩張鈔票,而不是一張!她往四周望了望,發現附近沒有人看到她。她的第一反應,是為得到了這筆飛來橫財而興奮不已。
“這全是我的了。”她心想,“我要買一件新的鬥篷送給媽媽,媽媽就能把她那件舊的給瑪麗姐姐了。這樣,明年冬天瑪麗就能同我一塊兒去上學了,說不定還可以給弟弟湯姆買雙新鞋呢。”
過了一會兒,她又認為這筆錢一定是湯普森在給她時拿錯了,她沒有權利使用它。正當這樣想時,一個充滿誘惑的聲音說:“這是他給你的,你又怎麼知道他不是想要把它作為實物送給你呢?拿去吧,他絕對不會知道的。就算是他弄錯了,他那大錢包裏有那麼多張5元鈔票,他也絕不會注意到的。”
她一邊往家走,一邊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她一路上都在思考著是拿這筆錢買享受重要呢,還是誠實重要。
當她經過家門前那座小橋時,她看到了媽媽平時的教誨:“你想要人家怎樣對你,你就得怎樣對人。”
蘇珊猛地轉過身,向回跑去。她跑得很快,快得讓她差點連氣都喘不過來了,仿佛是在逃離什麼無形的危險。就這樣,她徑直跑回了農場主湯普森的店門口。
湯普森注視著眼前這個小女孩兒,他從口袋裏取出1先令遞給了蘇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