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喬治·華盛頓指揮美國軍隊的七年中,瑪麗·華盛頓從來不為兒子的失利而氣餒,也不為兒子的勝利所陶醉。

一天,勝利傳來,朋友們紛紛跑來向她祝賀。瑪麗打斷他們的頌揚,說道:“先生們,請不要恭維我的兒子。我隻希望喬治能記住我的話:他不要忘記他是美國的普通公民,上帝隻是使他比別人更幸運一些而已。”

兒子的英雄業績,在母親看來,不過是件平凡的事情。

1784年,華盛頓終於卸下戎裝,回到偏僻的家鄉探望。他緊緊地、長久地擁抱著母親。母親卻沒有像公眾輿論那樣讚揚兒子,隻是這樣說道:“孩子,我為你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而高興!”

為了慶賀華盛頓的榮歸,人們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舞會。華盛頓和母親也來了。

母親身著舊式服裝,78歲了,仍是腰板挺直,神色謙恭而莊重。

當她在兒子的攙扶下走進會場,所有的人都深深地感動了,用欽佩的目光凝視著他們:這是美國的救星在溫順恭敬地攙扶著母親啊!是的,正是母親賦予了他生命、美德和榮譽。

“我跳舞的日子早就過去了,”母親說道,“但是,我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歡樂。”說著,她就愉快地和人們一道歡歌暢舞起來。

九點的鍾聲敲響了,母親對兒子說:“走吧,喬治,老年人這時候該回家了。”

她向大家道別,在華盛頓的攙扶下,退出了會場。

在赴任總統之前,華盛頓又去探望了母親。她仍居住在一個小莊園中,這是丈夫的遺產,她從來就沒有想到要離開它。

“我來向您告別了,”華盛頓對母親說道,“隻要國家給我空閑,我就會來弗吉尼亞陪伴您。”母親回答道:

“你別再看我了,去吧,我的好喬治,你要永遠做好事。”

她久久地摟著淚水滿麵的兒子,為兒子祝福著。

不久,母親離開了人世。

她咽氣前喃喃地祈禱著:“上帝啊,我把祖國和兒子托付給您了。”

後來,美國為這位養育了英雄的母親立了一塊紀念碑,上麵刻著這樣幾個字:

瑪麗,華盛頓之母。

有其母必有其子。很多偉人取得受人尊敬的成就,都是得益於一位高尚母親的言傳身教。

被謊言欺騙的感覺

暑假,迪斯和傑米開玩笑的時候,把他騙哭了。

媽媽嚴肅地教育迪斯,迪斯卻覺得開玩笑時騙人關係不大。

在狠狠地教訓過迪斯一頓之後,媽媽開始高高興興地做午餐。當迪斯大聲地咀嚼著三明治的時候,媽媽問他:“今天下午,你願意去看電影嗎?”

“哇!我當然願意!”迪斯想知道要去看什麼電影。

媽媽說是《音樂之聲》。噢,太棒了!他非常願意去看《音樂之聲》!

迪斯洗了澡,穿戴整齊,就像要去赴一個生日宴會。

他們急急忙忙地走出公寓,去趕開往市區的公共汽車。到了車站,媽媽說出了一句令迪斯非常驚訝的話。

她說:“寶貝,我們今天不去看電影。”

迪斯最初沒有反應過來。“什麼?”他抗議道,“什麼意思?我們不去看電影了嗎?媽媽,你說過要帶我去看《音樂之聲》的!”

媽媽停下來,用胳膊摟住他。迪斯不明白她的眼睛裏為什麼會有淚。接著,她擁抱著他,輕聲解釋說,這就是被謊言欺騙的感覺。

“說真話是非常重要的,”媽媽說,“我剛才對你撒謊,我覺得糟透了。我不願意再撒謊了,我相信你也不願意再撒謊了,人與人之間必須相互信任,你明白了嗎?”

迪斯向她保證自己明白了:“……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既然我已經接受了這個教訓,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去看《音樂之聲》呢?我們還有時間。”

“不是今天,”媽媽告訴他,“但我們以後會去。”

那個小男孩兒一定被打哭了

一位研究經濟學的朋友要我幫忙,找10個人,在10個地方做誠信試驗:具體就是在不同的商店買10次東西,每一次買東西都付兩次錢,看有多少人拒絕第二次付款。

我先走進一家服裝店,給孩子買了一件20元的襯衣。付過錢出來後,一會兒我又進去說:“對不起,剛才我買衣服忘了給錢。”店主是一個中年婦女,慈眉善目的,看樣子應該是一個好人。我等她說:“你已經付過錢了。”可是她隻是看看我,不說話。我把手裏的襯衣舉到店主的麵前說:“你看,我買的就是這件襯衣。你開價30元,我說15元行不行,你說再加點吧,20元賣給你。我說20就20……”我故意仔細描述買衣服的情景,給店主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可是她不耐煩地打斷我的話說:“行,快交錢吧。”我隻好乖乖地又一次把20元錢給了她,再去別的商店做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