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沉迷於跟謝道韞之間相知相守的趙川小看了他師父王景略的抱負。
因為貞娘這個美嬌娘的出現,讓猥瑣大叔改變了一下自己的計劃,他決定把自己玩的戰略遊戲改成戰略養成遊戲,嗯,暫時。
一邊可以養他和貞娘的孩子,一邊還可以期待徒弟趙川的發揮,作為站在巨人背後的師父,更加有成就感。
不出山時忙弄潮,出山之後風雲變!
先立業後成家,等立業以後就顧不上家了,所以先讓我清閑幾年吧,這就是猥瑣大叔現在的打算。
本來他看好苻堅,但趙川的出現,讓他發現了一個更有趣的玩法。
位於洛陽西麵的弘農,在弘農楊氏的祖宅裏,他們的族長就在查看著猥瑣大叔派人送來的一封信。
一封關於建議楊氏何去何從,將來是一飛衝天還泯然眾人的信。
弘農楊氏曾經是天下聞名的名門望族,但現在正處於曆史最低穀,沒有之一。
當年的發達可以說繁花似錦,遠的不說,就說近的。
東漢的四世三公,除了袁紹的袁家以外,楊家也是其中之一,而且底蘊更深厚,高端大氣吊爆天,皇帝都要看他們的臉色不能胡來,豈是厲害一詞能概括的!
曹操身邊的楊修認識不?這位就弘農楊氏的嫡係子弟。
楊家最輝煌的時候其實剛剛才過去不久,也就是晉武帝司馬炎時的太康之治,楊家基本上做到了位極人臣,三楊(三個弘農楊氏的人)治天下,連皇後都是他們家的,就問誰不服!
不過俗話說得好,今天開勞斯萊斯的,他日也可能會被逼到賣兒賣女,今日裝逼爽歪歪,明天全家吃白菜。
楊家就是爬的有點太高,摔下來相當疼,很有點悲催。
永熙元年(公元290年),妖後賈南風(其事跡堪稱後宮反麵經典)將位於弘農的楊氏滅門,死者不下千人!
史稱“永熙之亂”,這是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滅門慘案。幾乎沒有之一。
從此弘農楊氏一蹶不振,低調做人,又逢北方亂世,屋漏偏逢連夜雨,習慣動筆杆子的楊家可謂是苦不堪言。幾十年都沒出什麼傑出人物,難現當年之輝煌。
現在弘農楊家的族長叫楊隆,家族上一輩當中最小的一個兒子,當年被封王南公,不過這種頭銜並沒有什麼卵用,現在弘農是秦國的控製之下,氐族的苻家說了算。
那是胡人,而且還是對世家並不怎麼感冒的胡人,比起燕國慕容家喜歡結交漢族世家,這氐族的苻家對世家不怎麼有興趣,雖然也沒有太過打壓。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有需要才會彼此產生信賴,氐族那幫人更信任自己的宗族,起家過程也跟世家沒什麼勾連,自然人家不會分你一杯羹。
楊隆皺著眉頭看著手中的信,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那個王景略啊,他的徒弟要來弘農?有經天緯地之才?這可真是,楊家可是再經不起一次豪賭了啊。”
楊隆的擔心不無道理。現在處於異族統治之下,稍有不慎,就會有滅頂之災。
但如果不力爭上遊,那等於是閉著眼睛等死。
王景略的智謀可謂是天下無雙,當年他就知道這不是個普通人物。對方的建議風險很大,但收益可以用一本萬利來形容。
改變現狀,需要變化,需要機遇,但一旦改變,就相當於刀出竅,弓上弦,再回頭就不容易了。
作為族長,考慮的是一家人的死活,不那麼容易下決定。
更何況苻家的苻堅之前已經上門過一次!
“父親,龍驤將軍苻堅在外麵等候,說是想見見父親。”正當猶豫的時候,楊隆的大兒子楊結進來稟告。
聽他的語氣,帶著一絲興奮,好像頗為意動,對苻堅印象不錯。
這也可以理解,因為他們楊家離開當權者的視線已經很有一段時間了。
“就說我身體不適,不能見客,請他改日再來吧。”楊隆似乎對苻堅並不怎麼感冒。
啊?那不是會得罪人?人家手上龍驤軍,忠義軍兩支人馬一共兩萬多人呢!
楊結有點害怕,父親這麼幹脆的拒絕,好像有些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