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不拋棄不放棄(1 / 3)

“天圓地方,此次經義辯論的題目,就是天圓地方。

各位過來抽簽,半個時辰以後,按順序談談自己的看法,每個人說完之後,其餘的人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

此次沒有輸贏之分,言之有物,能自圓其說即可。我們會根據各位思辨的精彩程度來評判。

建康玄武湖的浮台二樓大廳,當謝萬說完玄學經義辯論的規則以後,小夥伴們,不對,是那些世家子弟的佼佼者們,全都驚呆了。

這是什麼題目,畫風有點不對啊!

謝萬的兒子,王羲之的兩個兒子都在這裏,但作為評委的他們,依舊是麵無表情,沒有給他們任何提示。

這種場合,王謝這樣的世家丟不起這個人!

“天圓地方”是古代科學對宇宙的認識,這是概念的起源。但如果僅僅隻談這個概念本身,又怎麼能算是“經義”呢?

天圓地方,這其中隱含一個玄學文化的精華理論:萬事萬物都是從無到有,而且和天地間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所謂的“天人合一”理論,就是來自這裏,貫穿中華整個封建王朝。

對於高手而言,天圓地方這個概念可以寫本書了。

抽簽的結果很快就出來,謝韶拿的居然是“甲子”,也就是第一個。

天幹地支的組合法,共有六十種,對付三十人綽綽有餘。

“我們的先賢,把天地未分、渾沌初起之狀稱為太極,太極生兩儀,然後就劃出了陰陽,分出了天地。

古人把頭頂上茫茫星辰合為“天”,把賴以生存的田土稱為“地”,日月周而複始、永無休止地運轉。

這樣就好似一個閉合的圓周,包含著有始有終,無始無終的道理;

而大地卻靜悄悄地在那裏承載著我們,恰如一個方形的物體靜止穩定,這就叫做天圓地方。

再來說……”

玄學辯論正式開始!

謝韶開始侃侃而談。

這些東西正是世家子弟們的強項和熟悉的領域,他們跪坐在事先準備的軟墊上,聽著謝韶精妙的講解,心中都是深感佩服。

要想出這些東西一點都不難,但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組織好語言,條理清晰的說出來,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

很顯然,謝韶是其中的佼佼者。

謝萬的臉上,終於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之前被趙川的那首詩足以讓人拜服他的風頭壓得其他世家子弟灰頭土臉,現在自己的大兒子終於長臉,讓他麵子上好看了許多。

趙川是從江北來的,而江北沒有受到玄學的大環境影響,因此作詩更加的言之有物。

東晉的詩篇,在陶淵明(這時還是液體狀態),謝靈運(外祖母是王孟薑,曆史上她和一個姓劉的才子生了個女兒,這個女兒和謝玄的兒子結婚,生了謝靈運。)以前,寫的都是玄學詩篇,言之無物。

隻有此時的江左認為玄學詩是好東西,後世都是將其批駁得一塌糊塗,聲名狼藉。

謝萬顯然已經隱約認識到這一點,因此兒子謝韶在寫詩上比不過趙川,是情有可原的。

現在看到謝韶講解“天圓地方”越來越精彩,謝萬臉上的笑容也開始多了起來。

謝韶講完以後,其餘的世家子弟都對他報以熱烈的掌聲。

大家都沒有人提出什麼問題,因為都還處於震驚之中沒回過神來。

甚至有人心裏在打鼓。

這廝把該說的話都說完了,那我們再說什麼?早知道應該自告奮勇的第一個說的!

很多人被謝韶的言論啟發,看到自己的號碼是如此靠後,心情已經由慶幸變成了後悔。

經義辯論還在繼續,眾人的思路已經展開,漸漸開始提問和答辯,互有攻防,唇槍舌劍不斷,越來越精彩了!

不過某個被提前淘汰的倒黴蛋,早已看不到這些,此刻他正走在玄武湖沿岸的小路上,非常無聊的晃來逛去,欣賞湖邊的美景。

太早回去,肯定會被陸長生等人笑話,這次被褚太後擺了一道,麵子早丟光了。

若不是順利拿到了郗道茂恢複容貌所需要的回春丸,早就要欲哭無淚了。

“你好像很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