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郊外,夜黑風高。
朱序看著一臉得意的長安君,無可奈何的歎了口氣。
真給這位小爺跪了,還真把自己當根蔥啊?
“長安君,你要是出了什麼事,我如何跟小姐交代?我讓人送你回去吧。”
朱序耐著性子勸說道。如果這位是自己手下軍卒,恐怕早就被推下去砍了。
這些貴族公子小姐啊,完全不知道死字怎麼寫,以為打仗就是好玩的。
“朱將軍,我原來也是當過斥候的,還有斬首酋長的記錄,你莫要小看我。”知道自己被鄙視了,長安君不服氣的說道。
朱序擺擺手,尼瑪本來參加行動的人就少,現在回洛陽城也來不及了。
他無奈的深吸一口說道:“我知道了,等會你緊緊跟在我身後。”長安君如同小雞啄米一樣興奮的點點頭。
尼瑪的,鮮卑野丫頭就是跟漢家女子不太一樣,打仗也喜歡湊熱鬧。他在心中暗自嘀咕,誰娶了這野丫頭可算是倒了八輩子黴。
隋朝大業年間,隋煬帝下旨,在洛陽北郊修建回洛倉,回洛倉城遺址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小李村、馬坡村以西。
此時並沒有什麼回洛倉,但說巧不巧的是,苻堅等人正好把自己的糧倉布置在這裏。
是苻堅腦殘麼?還是巧合?
不不不,這是“曆史”的必然選擇,隻要是打仗的人腦袋不發昏,都會把糧倉布置在這裏。當然,苻堅的大軍也在這裏。
隋煬帝修建大運河不是偶然的,因為自春秋戰國以來,黃河洛陽段實際上一直處於開發之中,或者說是開發得最厲害的一段了。
曹丕代漢建魏以後,遷都洛陽。
曹魏對於運河的設施,主要是修通汴渠、開鑿賈侯渠、討虜渠和廣槽渠等項運河工程。曹操曾疏浚過汴渠上遊到睢陽一段,稱為睢陽渠。
正始二年(241年),曹魏又重新整理汴渠,這次是自上遊到下遊全程整修,使之可以通舟楫。
杜預致書王濬,勸他在滅吳之後,率領水軍,自長江入淮水,又自淮水入汴渠,再由汴渠入黃河,溯黃河回到首都洛陽。
而漢朝開鑿了槽渠,由長安引渭水入渠,沿南山山腳,一直通到黃河。班固的《西都賦》說槽渠“泛舟山東,控引淮、湖,與海通波”。
請注意上述一段話中最後幾句。
渭水到黃河,洛水到黃河,黃河到汴渠,汴渠到淮水,淮水到長江,即使還沒到隋煬帝,江南和洛陽乃至西都長安,也已經實質性的水域流通。
後來的淝水之戰,爭的就是淮水的控製權。所謂長江天險,如果丟了淮河,長江也是保不住的,隋滅陳之戰,後周滅南唐,無不說明了這一點。
苻堅鎮守弘農,大軍所需糧草,都是通過漕運而來的,他不把大軍和糧倉布置在這裏,那布置在什麼地方比較好?
而洛陽的周成,又沒有什麼水軍,難道還能劫前秦的漕運船不成?布置在水邊,乃是最安全的,沒有之一。
苻堅萬萬沒想到的是,朱序的目標,就是大軍的糧草。
而且派出的是精銳人馬,雖然人數少,但朱序有“秘密武器”。
那就是水澆不滅的黑色“火油”!
朱序在襄陽周邊當武將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山石裏麵冒出來黑黑的油(不要問為什麼會有,江漢油田難道是白給的?),收集起來可以燃燒,而且,水澆不滅!
這就厲害了!對於無知婦孺來說,那可能就是晚上點燈的燃料,但對於打老了仗的朱序而言,這可不是什麼無聊的東西,而是可以決定戰爭勝負的“妙手”。
他不動聲色的讓人把這些“黑油”裝進陶罐裏,這玩意要是用得好,燒掉苻堅的糧草綽綽有餘。
畢竟對方勢力也不算雄厚,能有多少糧草?以為是隋朝的洛口倉一望無際麼?
朱序遞給長安君一把精巧的弩箭,疑惑的問道:“這玩意你會用麼?”
“用過,還用這個殺過人。”
長安君語氣平淡的回答道,這倒是讓朱序有些難以想象。這女孩這樣一副苗條身板,居然也殺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