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虎嘯平陽(六)(1 / 3)

太陽升起,驅散了夜晚的寒氣,不過初春的季節還是讓人不敢大意,自古就有“包三凍九”之說,特別是北方大地,一年之中還是冷的時間比較多。

今年洛陽城明顯比周成主政的時候要熱鬧了許多,城門一般會開一上午,趕集的人絡繹不絕,一些新鮮的小事物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也吸引了各地的世家子弟和家仆前來。

吃穿不愁的世家子弟到這裏的原因隻有一個:這裏有書賣!

這裏有書,而且很“便宜”,當然,還是會“限購”,若不是洛陽本地“戶口”的人,需要交納一大筆錢,或者糧食,或者布匹才能買到。

趙川治下不收金銀,不收所謂的“奇珍異寶”,因為不方便估價。但收銅,也收糧食,還收布匹,甚至收某些失傳的“技術”,無論是鐵匠活還是木匠活都行。

你還可以用洛陽書院沒有的手抄本書籍,換取十本不同的新書。

即便是這樣,到洛陽宮,哦,現在叫“洛陽書院”求書的人也是如飛蛾撲火一般。

書的質量奇好,簡直前無古人,至於後麵有沒有來者那就不太清楚了。來買書的世家子弟有抱怨趙川心黑的,但沒有一個說書籍質量不好的。

紙白,字跡清晰,每個都差不多大小,簡直是鬼斧神工。

世家培養人才,需要大量的書籍,以前隻能靠借閱和抄寫。要不怎麼說古人很多有“過目不忘”的技能呢,這不都是被逼出來的嗎?

“書非借不能讀也”,其實也是這個時代的寫照,邊讀邊背,長期進行記憶訓練,久而久之就能過目不忘了。

“今日的限購書籍出來了,《論語通譯》一百本,《算經》五十本,《格物學》五十本,想買其他書籍的人,請提供清單以及類別。

要購書的請到右邊排隊,每人限購一本,需要提供戶籍證明。”

書院大門打開,打著哈欠的何承天叫喊了幾聲,門口的人群就乖乖的按秩序排隊了。

想鬧事?可以啊,書院立刻就關閉,你就等著被其他排隊的人打死吧。

“這洛陽書院,有點意思啊,是道韞姐的意思麼?很像是她的風格啊。”

排隊的人群當中,一個穿著灰色儒衫,頭上戴著四方巾的年輕文士自言自語的說道。他看上去風塵仆仆,不過難掩那一身的儒雅俊逸。

賣書的速度很快,轉眼就到了這位文士,何承天頭也不抬的問道:“書籍名稱,哪裏人士,非洛陽本地人士需要擔保,你的擔保人呢?”

“在下想買《算經》和《格物學》,擔保人麼,正是城主夫人謝道韞。”

那位文士不緊不慢的說道。

哈?

何承天嚇了一跳,抬頭看這位文士,發現對方的臉似乎很有些熟悉,自己以前肯定見過。

“承天,我是謝韶啊,你到底是在想什麼,我都認不出來了麼?”

哦!對對對,尼瑪這廝正是謝韶啊!以前自己跟著舅舅徐廣,見過好多次了。

“啊,是謝韶大哥啊,你到這來有什麼事情嗎?”何承天不好意思的問道。

“當然是來買書了,不然呢?現在連建康城的小兒都知道洛陽有書,取之不竭。看樣子你們這生意很好啊。”

謝韶似笑非笑的說道。

“一般般,一般般啦,對了,你要找大夫人嗎?等我一下,賣完這批書我帶你去,然後我要去學堂裏教書了。”

何承天頗為自豪的說道。

你一小屁孩居然還能教書,謝韶實在是不忍心打擊何承天的積極性,他隻是淡淡拱手道:“那就有勞了。”

生意的火爆是謝韶想不到的,很快書就賣光了,何承天讓書院的門衛關上大門,自己則是帶著謝韶來到了洛陽城西的崇文館。

但是今天崇文館閉館了,據說是謝道韞拉著一批古板迂腐,又老是在那裏嗶嗶什麼“天人感應”的家夥去了以太館,說是讓這些人“見見世麵”。

在何承天感覺無奈的時候,謝韶卻敏銳的注意到,今天似乎會有一場好戲看。

什麼樣的好戲?何承天不知道,他也不知道,但一定很精彩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