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風波起(上)(1 / 3)

秋去冬來,洛陽城內波瀾不驚,不過還是發生了兩件不算大事的大事。

第一件,乃是以太館的館長,趙川的二夫人王孟薑有喜了,已經不再主持日常工作,回府邸養胎去了。

王孟薑不僅“知識淵博”,而且脾氣好,待人謙和,又能虛心接受意見,在以太館內很受敬重,她這一走,館內的各類研發都陷於停滯狀態。

然而卻沒有在信任度和能力上都滿足的人去接任,趙大官人隻好親自接手以太館的研發工作,抓大放小,讓何承天和徐廣這對舅舅外甥負責一些民用器具的研發。

比如曲轅犁!

犁是一種耕地的農具,它是在一根橫梁端部安裝厚重的刃構成,這是犁的基本原理。

犁通常係在一組牽引它的牲畜或機動車上,也有用人力來驅動的,用來破碎土塊並耕出槽溝從而為播種做好準備。

古代沒有機車,所以犁+耕牛是農耕模式的標準配置,沒耕牛的話隻能靠人力,一年下來簡直是苦不堪言。

至於肥皂香水什麼的,已經是成熟產品,增加新的種類不是難事,隻需要選擇不同的花卉和香料種類即可,香料,顏料的研究,在中國古代是一項持續很久的工作,無論朝代怎麼更替,幾乎就沒有中斷過。

第二件嘛,則是趙川派出的“勘探隊”,在河東查出銅礦,鐵礦若幹,更是發現“石炭”礦坑,也就是傳說中的煤礦,隨即,這些礦場被宣布洛陽官府所有,任何人不得私自開采。

這天,趙川洛陽府衙的後院內,石越,竇韜,朱序,董潤等大將都在,地上有數不清的木塊,雕刻成兵人或馬匹的形狀,背麵或寫著“刀盾”或寫著“弓箭”,有極少一些還寫著“擲彈”。

“董將軍,請你回憶一下,當年冉閔惜敗於慕容恪,你所知道的戰役過程是怎麼樣的。你來說,我們用兵人來布陣。”

本來董潤有些不好意思,畢竟敗軍之將何以言勇。但想到趙川現在弄的東西也是新奇,時隔多年,悔恨的心思也淡了,於是開始敘述當年的往事。

“對,慕容恪一萬甲兵居於中軍,不過天王(冉閔號為武悼天王)麾下精銳乃是一支渾身馬鎧的重騎,直接將甲兵鑿穿。

燕軍開始敗退。天王不知是計策,繼續追擊。很快又遇到和之前相同的情況,步兵方陣再次被鑿穿……”

趙川等人一邊聽,一邊在地上布陣,仿佛極小號的秦始皇陵兵馬俑,不過這些木塊倒是粗糙了點,太過山寨了。

“董將軍請看,當時情況是否如此畫麵一般,兵力配屬是否跟當時印象一致。”

刀盾在前,長矛在後,弓箭手在兩翼,董潤點了點頭說道:“是那麼個意思,大當家真是天生當將軍的料,這種辦法也能叫你給想出來,以後絕對是要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人物。”

董潤不動聲色的拍了趙大官人的馬屁,後者擺擺手說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繼續說正事吧。”

“好的,大當家。後麵一共打了九戰,每次都是重騎衝擊,燕軍的甲兵潰散。這讓天王忘記鮮卑慕容本身就產馬,騎兵眾多。當第十次交戰的時候,情況就很有一些不對勁了。”

董潤說起當時的戰局,冉閔故技重施,繼續衝擊慕容恪本陣,但對方卻將輕騎用鐵環練起來,跟冉閔交戰的時候,即使難敵重騎衝擊,亦是把對方速度降下來了。

“關鍵是兩翼的輕騎兵,正當天王麾下鐵騎失去速度的時候,早已在兩側埋伏的輕騎,狂奔而來,將失去速度的重騎衝散,天王打算騎馬逃回步兵本陣的時候,戰馬中箭而死,後麵的事情就不用提了。”

趙川跟石越兩人對視一眼,感情他們遇到的鐵拐子連環馬,還是後來加強版的,前期的連環馬並沒有什麼鎧甲。

眾人一起還原了冉閔戰敗的戰場局勢,發現一個關鍵的問題。

這年代還沒發明步騎協同的戰術,那需要一些精細的微操作,古代武夫識字率不高,想要玩出這種戰術的難度還是很大的。

慕容恪也不能免俗,他隻能將步兵方陣作為誘敵的“肉盾”,而騎兵作為殺手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