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反應”就是好比聽同事 A 小姐在說她的長短,也不查真假如何,馬上就瞪眼大呼:“被出賣了,真是看錯人了!”於是她也不甘寂寞,馬上成立個廣播站,造謠生事一番。“爆發行動”就是好比一隻小鳥弄錯了方向飛進屋子裏,不懂得找出路,卻盡在那裏東飛西撞個沒完。這兩種達成欲望的方法,我們隻能說有的時候女人的作為還真是有些幼稚的。
一旦忍無可忍了,這時她會覺得再忍受著是件多麼可憐的事,也覺得憤怒是理所當然的,內心發生連鎖反應,轉眼失去自我——這就是整個的心理過程。
然而,真正的歇斯底裏是指“欲求受到壓抑,走入歧路,在自己身上發現出發泄外的症狀”。
例如,跟一位凶狠的婆婆住在一起的媳婦,好不容易才得到許可回娘家,住了舒適的兩三天,然後要回婆家了,可是一大早起來肚子痛起來了,在家人的百般鼓勵下,才拖著沉重的步子回家。到了看得見家的地方,再也支持不住癱倒下去。還例如一個女學生,碰到不喜歡的功課的考試,忽然會拉起肚子來,結果不能參加考試。這些都不是假病,真正會這樣。
因此,弗海伊德認為“歇斯底裏”就是“欲求,願望之肉體轉換”,又說是“以病為逃避”。同時,因為生病而獲取不回婆家或免去考試的利益,放而還認為這是“無意識時裏企圖獲得疾病利益的心理。”
現今的女性,已不同於往昔。地位增高,也更有自由,所以“歇斯底裏”的病思較往昔大為減少。盡管真性“歇斯底裏”減少,但呈現出“歇斯底裏”症侯的女性,數量仍然很多。例如有什麼不如意的事。嘴巴馬上翹起來,或者稍不如意就指桑罵槐。還有被愛人誤會了什麼,或夫妻吵架時,發生左鄰右舍都為之震動的尖銳巨聲,摔碗筷器物。
女性的這些作為,都是一種缺乏風度的表現,不僅無法解決問題,也會是自己的形象一落千丈,所以說作為一個現代女性,有的時候,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要這樣的歇斯底裏。
癔症是一類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於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各種各樣的軀體症狀,意識範圍縮小,選擇性遺忘或情感爆發等精神症狀;但不能查出相應的器質性損害作為其病理基礎。
癔症一般好發於年輕女性,因年輕女性普遍存在著好幻想、易動情、意誌較脆弱、暗示性較高的心理特點,如果在其成長過程中,父母過於寵溺、或其它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使其形成任性、孤僻、或自我顯示、好出風頭、以感情代替理智,以幻想代替現實的性格缺陷,那麼,一旦其人生過高的要求不能如願,或生活發生重大變故(如親人亡故、夫妻離異等),或受到恐嚇、誤解、侮辱、委屈等,就會使其心理承受能力崩潰,導致癔症的產生。
由於癔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心理疾患,且在症狀的發生和治療過程中,暗示和自我暗示起著重要作用,在一定場合還可導致集體發病。所以,必須對癔症進行防治。
首先,要正確對待癔症患者,癔病是神經症而非精神病,癔症患者並無神經係統的器質性病變,一旦誘因消失,患者會霍然而愈。第二,要注意緩解緊張情緒,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輕鬆的環境,因為緊張情緒是蘊釀癔症的溫床。第三,要加強對患者意誌品質的訓練,注意培養她們開闊的心胸和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第四,要設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創傷,以“要言妙道”的方式加以開導,指導患者正確對待人生。對待自己的性格缺陷。第五,采用暗示療法,“假藥”妙用,當癔症患者突然出現種種喪失功能的症狀時,可請有權威的醫生開點安慰劑,卻告訴患者是可以藥到病除的靈丹妙藥,以達到使症狀減輕和消失的結果。第六,當癔症患者發病時,首先要控製其言行,讓患者鎮靜下來,以免發生意外,嚴重時要立即送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