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太平盛世,學風大興。因此各地的儒學私院,可謂是數不勝數。
漢朝舉官以孝廉之法,即每二十萬戶中每年要推舉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職,被舉的孝廉不但要博學多才,還要行為清廉。
但是地方官要從二十萬戶中抽取一人,這種選擇的範圍就相當的大,他們不可能挨家挨戶的串門,去問:“你家的孩子有沒有學問啊,你家的孩子孝不孝順雲雲。”如此,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水分也大,畢竟沒有人會真的回答我家的孩子沒本事,我家的孩子沒學問。
因此,從各地的書院抽取人才,便是選拔孝廉的一條捷徑。
然各種書院數不勝數,卻分官學、私學兩種。
說到這裏,值得一提的便是,自從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條例公布之後,各地的私學力量便顯強盛,幾乎可以到了打壓官學的地步,漢代太學生可以向校外的著名經學專家學習,經師大儒往往自立“精舍”、“精廬”,開門授徒。私學大師的學生,有時候多至無法容納,有的可以及門受業,而有的則隻要掛上一個名字,便叫做著錄弟子,不必親來受業。名儒聚徒講學之時,生徒常有幾百或幾千人眾。
因此,經過了一番思考,黎陽公主決定將劉賀送到私學去讀書,因為一則官學不如私學有名家講師,二則劉賀位列藩王,若上官學,必然登陸戶籍族譜,王爺的身份難以遮掩,去上私學,形勢不嚴,隻需好生打點,便可以隱匿他藩王的身份。
鳥兒要飛,魚兒要遊,王弟既然是有上進之心,黎陽公主這個做姐姐的自然就要替他設想周全。
如今所需要做的,就是為劉賀擇取一所好的私院,這所私塾既不能離昌邑城太近,以免劉賀藩王的身份被人識破,惹人話柄,但也不能離昌邑城太遠,以免有事之時自己又照顧不到。
不得不承認,劉賀雖然無父無母,但他卻是幸福的,姐姐對他雖不是親母,卻猶如親生母親一般。
整整研究了七八天後,黎陽公主終於為劉賀做了一個果斷的決定。
“容齋精舍?”劉賀不明所以的看著黎陽公主,疑問道:“什麼來頭?”
“你這小子,連容齋精舍都不知道,看來讓你去書院學學書,還真是去對了。”黎陽公主一邊端著茶杯輕抿,一邊緩緩言道:“容齋精舍乃是私院,地處泰山境內,院主浩星公乃當世大儒,是《公羊學》《穀梁》傳人。師承瑕丘大儒江公。一身學識包涵寰宇,囊括萬機,乃是不可多得的上佳老師,你若能學到他老人家三分皮毛,便足夠受用一生。”
“浩星公?”劉賀自言自語的嘀咕了一會,方道:“這是人名嗎?怎麼讀著這麼怪呢,衝這名我就覺得不太妥帖......姐,你確定這人真的有文化嗎?現在這世道騙子多,你可別讓我跟臭棋簍子下棋,那是越下越臭。”
黎陽公主的臉色有些發黯:“浩星公世界為其命名的綽號!是一種尊稱!臭小子,不學無術,整天就知道給我找氣生!”
“哦~~!”劉賀恍然的一拍手掌,點頭言道:“原來如此,皓星公原來是綽號啊!難怪聽起來不像是人名呢......看來牛逼的人都得起個綽號....姐,我要不要也起一個響亮點的綽號聽聽....恩,臥龍這個綽號聽起來威風不?”
黎陽公主聽了,差點一口茶水沒噴射出去,抬頭憤怒的看著劉賀,黎陽公主咬緊牙關道:“王弟啊,就你這學問還好意思給自己用臥龍之稱?你快別惡心我了成麼。回去讓鶯兒給你收拾收拾行禮,過幾日,姐姐我帶你去泰山,拜訪皓星公收你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