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網店實戰寶典1(1 / 2)

必看的前言

淘寶開店還賺不賺錢

從2008年撰寫《淘寶店這樣開才賺錢》一書至今已經6年多了,當我重新翻開這本書,依然可以感受到當年深夜寫稿時胸中湧動的澎湃激情;然而,我的讀者,你是在淘寶中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還是早已放棄?時過境遷,該書的內容早已過時,所以如今我又坐在電腦邊重新編寫關於淘寶開店如何賺錢的書,直到淩晨兩點。雖然我想通過新的思路讓你在淘寶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平坦,但是也不得不告訴你一個事實——現在,淘寶的競爭比當年更殘酷!

這種殘酷來自很多方麵。一是自己的認知誤區。很多人沒有踏進淘寶的大門,隻是聽別人說開淘寶店鋪很賺錢,便在沒有任何專業知識的情況下紛紛加入淘寶大軍,結果卻往往是帶著滿腔的創業熱情而去,載著失落的悲傷而回,隻得到“開店容易成交難”的教訓。一天響起的旺旺“叮咚”聲確實有幾次,但全部是讓自己炒作信譽度的廣告,或者是騙錢的垃圾信息。更多的新手賣家錯誤地認為,開新店的方法無非就是先賣賣虛擬商品,比如手機話費充值、Q幣充值等,提升信譽度,有了信譽度,自己賣的實物商品就會好銷售一點了。甚至有很多賣家還為此花費幾百元錢去購買某些充值軟件。二是淘寶自身的發展。為了提高在售商品的品質,改變淘寶銷售侵權、偽劣、假冒商品的現狀,淘寶曾一度側重天貓(B2C)的發展,致使個人網店(C2C)搜索排名下滑。而這些擁有強大資金支持的天貓商家為了搶占市場,必然有一部分會打價格戰。我曾笑著對本書的策劃翟小姐說:“去批發市場拿貨,也許拿貨價格比淘寶裏某些賣家的零售價格都還要高。”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些淘寶賣家的零售價格有多低。說到這裏,我已不願意再去贅述淘寶裏種種競爭的殘酷了。

那麼,現在開淘寶店還能賺錢嗎?這麼多的大企業都在這個平台上搶奪、分羹,你是否來遲了?是否已經沒有機會了呢?

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你:在淘寶開店確實賺錢!要想印證這一點,你可以去看看那些關於網商的報道,一年成交多少多少億的網商故事數不勝數。我不願意在這裏說這些毫無意義的大話,慫恿你做春秋大夢;我隻想告訴你,不管有多少人競爭,在商場中永遠是適者生存、聰明者勝利、多勞者多得、善於思考者進步,而後來者往往居上!

在編寫這本書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市麵上關於淘寶開店的圖書已然不少,那麼,我該如何開辟新的思路才能讓我的讀者撥雲見日呢?很多人在線上(淘寶大學)、線下(培訓師)學習了很多視頻、聽了很多講座,可在實際操作時卻還是不知所措、無從下手,隻能在電腦旁一邊望著自己裝修得精致典雅的店鋪,一邊感歎買來的淘寶圖書內容空洞,培訓師的講課內容華而不實。

於是我總結出開店一般會遇到的兩大難題:貨源和推廣。那麼,我能不能讓我的讀者看完這本書,就可以不花一分錢地把店開起來,把貨上起來,按照書中的方法推廣起來,東西賣了通知別人把快遞發出去,然後把買賣的差價利潤收進來?在實際生活中,我曾簡單地指導某位同學運用“空手套白狼”的手法,在工作之餘兼職開起了一家淘寶女鞋代理銷售店鋪。她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淘寶兼職收入超過工作工資的目標。我想,我有必要把這些都寫出來分享給大家!

這本書將告訴你三大方麵的知識。一是淘寶開店的基礎知識,包括常見誤區、新店常見困局,以及基本規則等;二是淘寶開店的基本流程,包括準備貨源、網上注冊、裝修店鋪、安裝聊天工具千牛、利用淘寶助理發布商品信息、開通使用支付寶,以及打包、發貨等;三是淘寶網店運營實戰,包括如何提升店鋪人氣、提高店鋪信譽度,如何參加官方活動,如何進行淘寶站內、站外推廣,如何進行線下推廣等;四是企業開店,即天貓實戰,主要涉及企業入駐天貓的要求和天貓賣家需著力改善之處;五是全網實戰“巡禮”,放眼互聯網,學習借鑒,以拓寬銷售渠道、增加贏利途徑。

另外,本書還將介紹一些在前言裏都特別值得一提的知識點:比如如何用手機打理自己的淘寶店鋪,從而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樣必須死守著電腦才不會丟單;比如如何通過運用二維碼來推廣自己的店鋪;比如揭秘賣家炒作信譽度內幕,扒一扒淘寶被人譏諷“有淘寶就有炒作”的傷疤;比如有淘寶特色的商品的定價策略,讓打折滿天飛。

在構思這本書的內容的過程中,我主要考慮了以下幾點:

第一,我所努力的方向是,怎麼把這樣一本“淘寶開店的工具書”轉變成一本能引導讀者學會自己思考的“網上開店思維拓展教程”。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前者注重內容廣泛、全麵而細致,就好比電磁爐的“使用說明書”,能告訴用戶第一步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以及出現了什麼故障、應如何去排除;而後者則注重“抽絲剝繭”、延伸和抓重點,相當於介紹如何使用電磁爐加工出美味食品的“食譜”,告訴你如何在三小時內燉出鮮濃的骨頭湯,如何在十五分鍾內蒸出嫩滑的剁椒魚頭。我相信你不是網絡“小白”,所以比較而言,我無疑更希望自己走第二條路,使本書成為你開始網店人生的一位導師,而非一份幹巴巴的說明書。你要充分相信你自己的能力,隻要會打字,你就能開網店,所以在選擇購買圖書的時候,不要選擇“使用說明書”,而要選擇“食譜”,努力讓自己成為美味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