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雖然是一個小一點的國家,但它的傳媒產業發展,也達到了如同美國相似的結果。英國的傳媒產業占其GDP的比例大約5%,雇傭將近100萬勞動力,每年創造財富將近330億美元。其總人口中的90%以上收看免費播出的電視節目。1000萬左右的家庭開通了有線電視,而衛星電視用戶數量達到700萬。每年來源於電視廣告的財政收入在56億美元左右。收費電視服務的收入超過32億美元,並且還在穩步提高。英國的報紙產業和美國的電視產業相似,都是世界媒體市場的典範。英國總共有16種全國性的日報,15種全國性星期日版的周報,和將近1300種區域性和地方性報紙,它們分屬於100多家出版機構。但是其中將近半數隻擁有一種報紙。80%以上的成年英國公民至少閱讀一份區域性日報。大約60%每周閱讀至少一種全國性報紙,星期日這個數字變成70%。在這個6000萬人口的國家裏,人們的這種閱讀習慣帶動每天的報紙銷量超過1500萬份。但是上麵所有這些數字,隻說明了傳媒產業的經濟效益的一個部分。
美國和英國這兩個國家不僅沒有被這個財富增長拋在一旁,反而通過充分而迅猛地發展他們的新聞和娛樂業,把握住了媒體發展帶來的大好時機。本國公民的私人投入加上其他國家的投入,包括資本的投入也包括創造力的投入。使得這些國家取得如此成就,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還因為他們知道,本國人民的才智和市場競爭促使他們去出類拔萃。他們確實做到了出類拔萃。通過迅速發展他們的傳媒產業,美國和英國已經改善了其人民的生活,豐富了社會,也得到了回報。
媒體對國家和企業的作用絕不僅僅是賺錢:它們能夠對其所屬的社會起到持續推動的作用。
傳媒作為一項產業,處於幾種不同的市場的交叉點上。科技、製造業、零售業、市場營銷、廣告、媒體的發展能夠強有力地激勵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不僅如此,媒體的收入還由另外一些範圍廣泛的輔助性行業來支撐,而所有這些都有助於在蕭條時期穩定工業發展,在條件良好時促進經濟繁榮。
然而傳媒產業的真正意義,比起剛才提到的這些效益,還要更加深刻、更加廣泛和更加重要。媒體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它能夠提高一個國家和民族的人力資本,能夠從根本上持久地加強公民和社會的實力。媒體對國家和企業的作用絕不僅僅是賺錢,它們能夠對其所屬的社會起到持續推動的作用。
一個充分發展的傳媒產業將在以下三個重要的方麵做出突出成就:推進公眾教育、增強民族團結、提升國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在這三個方麵,一個國家的傳媒產業能夠為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這比提供新聞和娛樂更加有價值。
在推進國民教育方麵,媒體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國家最有力的教化工具之一
在美國,傳媒生意已經能夠非常有效地在這個國家最年輕的公民中倡導教育和提高識字率。尤其是美國的圖書出版行業,它是美國致力於提高其國民識字率的措施中一支非常重要的推動力量。兒童圖書出版社不僅為幾百萬兒童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文化商品,他們同樣也與學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緊密合作,提供相當數量高品質的用於免費發放的圖書。不僅如此,美國“國家文化工程”還啟動了出版社讚助項目,這些項目加強了出版社為有困難的小讀者提供便利的能力。
在這些項目中,最成功的一個要算是“第一本書”工程。在這項活動中,美國的出版社為那些自己買不起圖書的孩子們捐贈書籍,這實際上是為千百個貧窮的美國人提供了他們一生中所擁有的第一本書。這個項目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出版社捐贈的利潤,以及作者們捐贈的部分版稅:而這兩項都是仰仗成功的開放市場運作所帶來的收益。
另外一個項目,由第一夫人勞拉·布什女士監督,代表了美國出版社和國家政府之間的合作關係。這個項目是由出版社捐贈圖書,政府鼓勵家長們每天至少抽出20分鍾時間,來為他們的孩子朗讀。美國大學裏的科學家們經研究顯示,從小孩出生開始,就堅持為他們朗讀,這非常明顯地有助於提高他們將來在學校裏的學習成績。正是通過這樣的一些方式,繁榮多樣的美國出版業正在哺育著新一代美國人的心靈和潛能。
實際上,媒體的教育功能還遠遠超過圖書的功能。並且也不僅奏效於兒童。媒體的教育意義足以豐富任何年齡的人的生活。尤其是電視,它已經被證明是一種維護公共福利的有力工具。早在1967年,美國國會就創建了公共廣播公司:這是一家私人的、非營利性的公司,它資助在美國的電視和廣播中播出的各種文化節目。1969年,公司創建了“公共廣播服務中心”,製作和發行過一些美國最受尊敬的教育電視節目,比如“芝麻街”。今天,公共廣播公司支持著全國一千多家地方電視台和廣播站,為美國幾乎全部的家庭提供高質量的教育節目。
當然,電視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化工具並不一定是非營利性的。相反,美國電視上一些最富教育意義的節目就是通過商業網絡發布的,它們在開放的市場上,既磨練了生存技巧,也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觀眾。1996年,美國政府頒布了《兒童電視法案》,規定電視播出中,每周用於教育電視節目的播放時間不得少於3小時。但實際上,美國的商業電視往往自發地在全天播出時間中強化公眾教育內容,而它們也恰恰是通過此舉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在英國,媒體的巨大影響力正在被用來教育民眾去認識數字技術的優越性。英國一直處在電視工業技術發展的最前沿。目前,這個國家正在利用數字電視的迅速普及來向她所有的公民介紹因特網的好處。
例如“英國在線”,一項政府活動,采取讓人們通過數字電視,使用遙控器直接進入網絡的方式,旨在鼓勵人們更多地使用因特網。通過此項服務,那些可能沒有電腦的電視觀眾,也可以進入因特網,去查詢關於工作和養老金等福利的最新信息,去尋求他們保健問題的答案,甚至去聯係當地警察或者在線支付他們的停車費。通過數字化方式把人們與這些服務項目連接起來,數字電視能夠保證所有英國公民都能夠盡早受益於數字革命,或因特網。
英國電視工業改善英國社會的另一個方式,是通過醫療保健的途徑。數字電視提供商們與國家健康服務中心合作,將在今後的6個月內開設一項服務,其內容是通過電視把公民與高質量醫療保健服務連接起來。英國政府信心十足,數字電視帶來的網絡普及率的提高,既能夠提高醫療保健服務的使用率,也將提高它在一些社會群體中的滲透能力,這些群體通過其他方式往往難以獲得這些醫療保健服務——尤其是那些低收入家庭。
最後,英國政府也計劃在明年開辦“教師電視”,這項數字電視服務將惠及全國各地的所有的教師。通過此項服務,全英國的教師們很快就將能夠通過他們的數字電視,快捷、高效地與其他教師分享他們的教學經驗、教學資源和其他教育信息,而這些是難以通過別的途徑實現的。
無論是美國的還是英國的媒體行業,其繁榮發展都有賴於廣泛的投資和活躍的市場競爭。其結果是,它們不僅成長為一個高度發達的產業,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他們也發展成了服務於公民進步的教育工具。
充分發展的傳媒產業的第二個主要貢獻是它的增強民族團結的能力。
媒體具有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它能夠把全國各地;哪怕是最遙遠角落裏的人們凝聚在一起。在美國和英國,從體育節目到娛樂節目,以及電視在製止犯罪方麵的貢獻,在這些範圍廣泛的不同媒體形式中,這一特殊能力都已經表現得非常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