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財務一本通20(1 / 3)

第四章

投資財務分析

——發現報告中的財富

第一節 什麼是財務報表分析

?知識精要

財務報表分析,是指對財務報表的各種數據和比例進行對比,從而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進行評價,進而為財務報表使用者的相關決策提供依據。

?操作要點

每個報表使用者所作的決策不同,各自的分析重點也不相同。但從總體來看,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方麵:

1.償債能力。

分析一個企業的債權結構及權益結構,從而評價該企業的償債能力和償債風險。

2.營運能力。

分析一個企業資產的分布及各項資產的周轉使用情況,從而評價該企業資產的營運狀況。

3.盈利能力。

分析一個企業的各種利潤比率和獲利水平的變動趨勢,從而評價該企業的盈利能力。

4.發展能力。

分析一個企業的資產規模的增長情況、銷售的增長情況、淨資產以及股利的增長情況,從而評價該企業的發展能力。

償債能力是企業存續的基礎,營運能力是企業發展的前提,在此基礎上,考察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可以讓我們對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有更加全麵的了解,從而更好地評價一個企業的優劣。

?特別提醒

財務報表分析可以讓我們認識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評價企業的經營成果,同時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總之,我們可以從財務報表中獲得各種想要的信息。

第二節 比較分析法與比率分析法有何區別

?知識精要

比較分析法是財務報表分析最基本的方法,通常是指比較財務報表中兩個相互聯係的數據,計算出差異額,從而分析這些數據產生差異的根源。

比率分析法也是財務報表分析最基本的方法,它需要計算財務報表上相關數據的比率,從而分析和評價公司的經營情況。

?操作要點

1.比較分析法的分類。

根據比較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方法:

(1)絕對數比較。絕對數比較是直接以數值進行比較,計算出差異並進行分析。例如,將去年的營業收入和今年的營業收入直接進行比較。

(2)相對數比較。是指在絕對數比較的基礎上,確定各財務指標的變動率,據此分析財務指標的變動情況及發展趨勢。例如,計算今年營業收入和去年相比增長了百分之多少。

2.比率分析法的分類。

根據財務分析側重點的不同可以分為盈利能力比率分析法、發展能力比率分析法、償債能力比率分析法和營運能力比率分析法四大類。這四大類比率分析法能夠全麵地反映一個企業的各項財務信息,是財務報表使用者分析財務報表的必備工具。

?特別提醒

比較分析法與比率分析法是兩種基本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財務報表的各項信息,為報表使用者作決策提供了依據。

第三節 何為趨勢分析法

?知識精要

趨勢分析法是指將從財務報表中計算所得的兩期或多期相同指標進行對比,得出它們的增減變動趨勢,從而揭示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和現金流量情況。

?操作要點

趨勢分析法是對各種指標的趨勢進行的一種分析,它是一種動態分析。常見的趨勢分析法有以下兩種:

1.定基動態比率。

計算公式為:定基動態比率=分析期數值÷某一固定基期數值×100%。它是將某一時期的數值作為比較的標準,其他各期的數值需與之進行對比。例如:以第一季度的收入作為固定基期數值,分析第二、三、四季度的收入增長比率。現假設該企業第一季度的收入為100萬元,第二季度的收入為130萬元,第三季度的收入為120萬元,第四季度的收入為90萬元。則:

第二季度的定基動態比率為:130÷100×100%=130%

第三季度的定基動態比率為:120÷100×100%=120%

第四季度的定基動態比率為:90÷100×100%=90%

2.環比動態比率。

計算公式為:環比動態比率=分析期數值÷前期數值×100%。它是以前一期數值作為比較標準。我們仍以上述的資料為例,則:

第二季度的環比動態比率為:130÷100×100%=130%

第三季度的環比動態比率為:120÷130×100%=92%

第四季度的環比動態比率為:90÷120×100%=75%

?特別提醒

趨勢分析法是對企業各項指標的趨勢進行的分析,它可以用來評價企業的發展潛力及預測其發展趨勢。

第四節 何為因素分析法

?知識精要

因素分析法分析了總變動中各個因素影響的程度,常用的因素分析法有連環替代法、差額分析法和指標分解法。因素分析法可以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各個影響因素在影響某一結果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操作要點

1.連環替代法。

它是指在分析某一總變動時,順次用各因素的實際值替代標準值,從而分析各因素對總變動的影響。

例如,一個企業的材料采購成本為采購價格乘以采購數量。該企業的計劃采購價格為5萬元/噸,采購數量為1000噸。但實際采購時,市場上的價格為6萬元/噸,該企業采購了900噸。於是計劃采購成本與實際采購成本出現了差異:400萬元。利用連環替代法分析采購價格和采購數量對這一差異的影響,其計算過程如下:

采購價格變動的影響:6×1000-5×1000=1000(萬元);

采購數量變動的影響:6×900-6×1000=-600(萬元);

采購價格與采購數量對采購成本的綜合影響:1000-600=400(萬元)。

2.差額分析法。

它實際上是連環替代法的一種簡化形式,它直接用各個因素的差額來分析各因素對總變動的影響。

我們仍以上述資料為例,則差額分析法的分析過程如下:

采購價格變動的影響:(6-5)×1000=1000(萬元);

采購數量變動的影響:6×(900-1000)=-600(萬元);

采購價格與采購數量對采購成本的綜合影響:1000-600=400(萬元)。

3.指標分解法。

它是將某一發生變動的指標進行分解,從而分析每一指標對總指標的影響。如資產利潤率,可分解為資產周轉率和銷售利潤率的乘積。

?特別提醒

因素分析法可以讓我們了解各個因素對某一總變動的影響,從而為企業進行經營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

第五節 什麼是資產結構

?知識精要

資產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產的構成比例,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固定資產及流動資金所占的比例。通過資產結構,我們可以分析企業的資產流動性及麵臨的各種風險。如今,許多企業都會遇到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處理好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比例。

?操作要點

企業在決定自己的資產結構時,應特別關注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根據這個比例,我們可以將企業的資產結構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保守型資產結構。

指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較大。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流動資產較多,風險較小。但與此同時,收益較高的非流動資產的減少有可能會降低企業的盈利水平。因此,這種情況下,風險和收益都偏小。

2.激進型資產結構。

指非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較大。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流動資產較少,風險較大。但與此同時,收益較高的非流動資產的增加可能會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因此,這種情況下,風險和收益都偏大。

3.穩健型資產結構。

是指介於保守型和激進型之間的資產結構。這種情況下,風險和收益都適中。

?特別提醒

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應注意調整自己的資產結構,既要維持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又要給企業帶來更多利潤。

第六節 怎樣分析企業的資產結構

?知識精要

資產結構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們應該學會分析一個企業的資產結構,從而為各種決策提供依據。

?操作要點

在分析一個企業的資產結構時,我們主要用到以下指標:

1.流動資產比率。

流動資產率=流動資產額÷資產總額。一般情況下,如果這個比率較高,說明企業的彈性較大,該企業發展的機會就可能增加;如果該比率較低,說明該企業的應變能力較小。通常,服務類企業的流動資產往往大於非流動資產,而製造企業的情況則可能相反。

2.存貨比率。

存貨比率=存貨總額÷流動資產總額。一般情況下,如果該比率較高,說明企業流動資產的變現能力較弱,企業應該加強存貨的管理;如果該比率較低,說明企業流動資產的變現能力較強,流動性較好。

?特別提醒

資產結構對於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會產生重要影響,管理層應學會分析本企業的資產結構。

第七節 什麼是企業的償債能力

?知識精要

償債能力反映了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它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一個企業能否償還到期債務,直接反映了該企業財務狀況的好壞。我們可以通過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來判斷一個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經營風險,從而預測企業未來的收益。

?操作要點

根據償債期限的不同,可以將企業的償債能力分為短期償債能力與長期償債能力:

1.短期償債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短期負債的能力,它通過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保證程度來反映,說明了一個企業用流動資產償還日常到期債務的能力。從某種角度看,短期償債能力是衡量一個企業資產流動性的重要指標。常見的衡量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

2.長期償債能力。

長期償債能力指企業償還長期負債的能力。常用的衡量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有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等。

?特別提醒

一個企業的償債能力既可以看做是企業用其資產清償債務的能力,又可以看做是企業用其經營活動所創造的利潤償還債務的能力。一個企業償債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該企業的發展程度。

第八節 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

?知識精要

流動比率是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我們可以將流動比率看做是每一元的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保證,它反映了一個企業用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

速動比率是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其中,速動資產是指從流動資產中扣除變現能力較差的存貨以及待攤費用等項目之後的餘額,它主要由貨幣資金、應收賬款等組成。

?操作要點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金額都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中直接獲得。一般情況下,一個企業的流動比率越高,說明該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如果一個企業的流動比率較低,則表示企業麵臨著較大的償債壓力。通常,一個企業的流動比率應該為2∶1。在這種情況下,該企業的財務狀況較為穩定,企業的資金除了滿足生產經營活動外,還可以為短期債務的償還提供保障。

2.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金額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中計算獲得。同流動比率類似,一個企業的速動比率越高,說明該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將存貨等變現能力較差的資產剔除後,速動比率可以更加準確地反映一個企業流動資產償還短期負債的能力。如果一個企業的速動比率小於1,迫於壓力,企業可能會依靠低價出售存貨來償還到期債務,這就可能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通常,一個企業的速動比率應該為1∶1。這說明每一元的速動資產對應著每一元的流動負債。

?特別提醒

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是判斷一個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財務報表使用者在對企業的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時,一定要關注這兩個指標。

第九節 怎樣應用資產負債率

?知識精要

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與全部資產總額的比值,也稱負債比率。它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之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債權人向企業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

?操作要點

資產負債率的計算公式為: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和資產總額都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中獲得。一般情況下,一個企業的資產總額都會大於負債總額,因此資產負債率通常小於1。一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越低,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經營能力越好。如果一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較大甚至大於1,說明該企業資不抵債,債權人在向該企業發放貸款時需慎重考慮。

在企業中,由於立場不同,股東與債權人對資產負債率的要求往往相反。由於資本的成本率通常小於企業的資本收益率,因此公司的股東總希望提高資產負債率以獲得更多的財務杠杆利益,而債權人為了降低自己的貸款風險,總希望降低企業的資產負債率。

?特別提醒

資產負債率是我們分析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它從整體上為我們提供了企業償債能力的信息,有助於我們作出相關決策。

趣味鏈接:經營者眼中的資產負債率

經營者與股東和債權人有所不同,他需要從公司的角度出發,合理地規劃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一般而言,如果這個比率太大,企業就很難從債權人那裏借到錢;如果這個比率太小,說明企業對自己的經營前景信心不足,負債經營的能力較差。因此,經營者需要審時度勢,合理地安排企業的資產負債率。

第十節 何為產權比率與權益乘數

?知識精要

產權比率是指一個企業的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值,它是評價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權益乘數是資產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值。通常一個企業的負債越多,權益乘數越大。權益乘數與企業的負債程度成正比。

?操作要點

1.產權比率。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都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中直接獲得。產權比率反映了一個企業的資本結構,揭示了企業向債權人籌集的資金和向股東籌集的資金的相對關係。一般來說,產權比率越低,說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承擔的風險越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該指標也反映了所有者權益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