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定局(1 / 2)

雷克明滋擾鄉民,劫掠行商,為禍一方,今朝明正典刑,被判斬刑,著實是罪有應得,而樊家則以通匪罪論處,從樊少傑以下,但凡是樊家的人,又或者是樊家商鋪的掌櫃,皆被收監待審。

在牢中,樊少傑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其實在馬關山,樊少傑人贓並獲,被吳天德逮得個現行,也由不得他不承認,不過為了保存樊家的基業,樊少傑將所有罪行一力承擔下來,為的就是把樊士林剝離出去,好為樊家留下一個火種。雖然樊少傑並不看好自己這個弟弟,但以眼前形式,也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幾乎是一夜之間,樊少傑竟然愁白了半邊頭發,大有英雄末路的蒼涼,說起來,吳天德與樊少傑頗有交情,往日中,兩人走動也較為頻繁,吳天德也沒少收樊家的好處,但今次東窗事發,吳天德就算想保他周全,亦是有心而無力。

無論是通匪,還是劫掠軍糧,都是抄家滅族的大罪,別說吳天德一個知州,就算朝中一品大員,也難保其身,更何況楊霄、顧炎和王震龍等人還在一旁虎視眈眈,所以,在大是大非前,吳天德並沒有頭腦發熱,很是識趣的選擇了明哲保身,當天晚上回到府中,便把一切與樊家來往的信件都付之一炬。

不知是哪一位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對敵人的仁慈,便是對自己的殘忍!所謂除草不盡,風吹又生,楊霄回去之後,暗暗讓張言聯絡以前被樊家欺壓的商賈,而後聯名向州府衙門狀告樊家。

至於狀告樊家的理由,自是五花八門,有告樊家設計陰謀陷害的,有告樊家通匪搶劫他們貨物的,甚至還有告樊士林強搶民女的,無論是確有其事,還是子虛烏有,總之州府衙門外,對樊家的聲討,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吳天德也懶得一件一件處理,索性讓狀告之人,將所需賠償羅列下來,不消片刻,主簿就將羅列好的賬單移交到吳天德手中,吳天德一看,頓時倒吸了口冷氣,上麵所述賠償數額竟高達三十萬兩,這可真是牆倒眾人推,破鼓亂人捶。

接下來,樊少傑被帶上公堂審問,當他見到這份賠償單時,心中冷笑不已,若是其他罪名,認便認了,反正總歸都難免一死,但眼下讓樊家散財,卻是萬萬不能的,當下,樊少傑狀似癲狂,大呼冤枉,對苦主所述之罪狀,更是拒不承認,甚至還反咬一口,要讓知府吳天德嚴懲那些訛詐樊家錢財的商賈。

若是換作以前,眾位商賈們或許會忌憚樊家的勢力,而忍氣吞聲,但現在,樊家大勢已去,他們便把所藏的證據,一股腦拿將出來,與樊少傑當堂對峙起來。

眼見著一件件,一樁樁樊家的醜事被抖露出來,吳天德頭大如鬥,冷汗淋漓,心中不禁暗暗慶幸起來,還好和樊家撇清了關係,不然的話,可就要引火燒身了。

在鐵證麵前,一切狡辯都顯得蒼白無力,最終,樊少傑已是無話可說,自顧閉上眼睛,默不作聲,吳天德見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頓時心頭大怒,不管三七二十一,旋即拍桌定案,讓樊家賠償眾位苦主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