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魚稻合養(下)(1 / 2)

若放在現代,楊霄能十分詳盡的解釋出魚稻合養這門技術,但在千年之前的北宋,楊霄隻能盡量用這個時代的詞語來解釋,如此一來,聽起來難免會有些晦澀難懂,看著眾人一臉迷惑,仿佛在聽天書一般的模樣,楊霄不禁苦笑著搖搖頭,他終歸是盡力了,總不能對他們說‘生態係統’、‘農藥’之類的話吧,若是這樣,不被當成神經病才怪呢!

當前,站在楊霄麵前的,都是一些種地的行家裏手,對於楊霄魚稻合養的建議,自是聞所未聞,但驚歎之餘,更多的是蠢蠢欲動,畢竟人都是有野心的,若是真能實現楊霄所說的魚稻合養,那可就賺大發了!

王震虎摸摸腦袋,不確信的說道:“楊公子,把魚和水稻一塊混種在地裏,這。。。這能行麼?”

魏六鬥眉頭緊鎖,看向楊霄的目光中也盡是狐疑之色。

“世上之事,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魚稻合養,雖是破天荒頭一遭,但沒有一試,豈能知道成敗?”

楊霄目光灼灼,語氣中蘊含著強大的自信:“關於魚稻合養的事情,我已經過深思熟慮,應該不成問題!”

這倒是不假,楊霄在現世的時候,可是地地道道的江南人,所以對於魚稻合養,並不陌生,每次回老家,他都親自幫家裏麵插秧和散布魚苗,對於其中的每一道工序,甚至每一處細節,他都十分熟悉。

魏六鬥並不是木納之人,眼見楊霄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他的心思頓時活絡起來,先是搓搓手,而後低低問道:“楊東家,不知這魚稻合養該如何實施呢?”

楊霄之所以讓魏六鬥把這些種地好手召集過來,就是為了向他們傳授魚稻合養的技術,隻要他們學會,便可一傳十,十傳百,想必過不了多久,所有村民都能掌握這門技術。

當即,楊霄朝眾人揮揮手,來到一塊已經修繕完好的地攏前,緩緩說道:“接下來,我會給大家講一下實施魚稻合養的幾處關鍵,大家要仔細聽著,最好能記在心裏!”

說罷,楊霄也不再耽擱,徑直說道:“魚稻合養所需的條件,比較苛刻,不僅需要充足的水源,而且還需要地勢平坦,陽光充足,溫暖通風!在江南一帶,多為丘陵,諸如像水田村這樣平坦的田地,已是少之又少!”

“再者!”

楊霄話語一頓,隨手指了指已經攏好的田埂,繼續說道:“這樣的田埂根本不行,還需要再加高兩尺左右,這樣的話,才能適合養魚,而且田埂兩邊,要用磚塊加固!”

這時候,楊霄摸著下巴尋思一會兒,又道:“如果沒有足夠的磚塊,用夯實的土埂也行!最為重要的是,要能抵抗住山洪的衝擊,並且能有效的防止滲漏,這樣一來,也就無需擔心裏麵魚苗的安全。”

“妙哉,果真妙哉!”,魏六鬥細細品味著楊霄先前的話語,竟是禁不住連連點頭,而其餘村民的臉上也隱現沉思之色,心裏麵更是在暗暗揣摩著這種辦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