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破營(三)(1 / 2)

當四周的馬匪將所有的馬匹都集中到正麵地一小塊區域之際,輜重營內的役夫們雖然還在分守四方,但混雜其中地士卒們卻已經是被悄無聲息地集中了過來。

之前的短暫一戰中,經驗豐富的士卒們傷亡無幾,此刻幾乎還保持著“滿編”的狀態,足足有八百餘人,其中的主力部分,在土台後麵又獨自地列出一隊。

這麼做不但是明顯地減弱了其他方位地戰鬥力,最嚴重地是幾乎完全失去了對役夫們的控製,僅靠張繼宗地那些黑衣“憲兵”們勉強用武力威懾了,才沒有立即便崩潰。

即便如此,但張知秋卻是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並且說服了張建西和趙普這兩個軍中宿將。

此刻,事態地發展又一次地驗證了張知秋地先知先覺。

在眾人地眾目睽睽之下,遠處地那夥馬匪中再次飛馳過來一匹快馬,之後原本已經擠的象是一塊大餅的馬群,便在馬匪的驅趕之下,迅疾地向一根油條開始轉換。

張知秋無力地向遠處凝望著,馬匪的這個手段施展出來後,說明他們是要分散開來四麵衝營了,而這正是張知秋所最為擔心的。

役夫們雖然人多,但隻要馬匪們能夠突破這兩道壕溝進入輜重營,那麼一邊倒的屠殺幾乎已經會是必然的了。

平民就是平民——即便是手中持有武器,也絕對不會變成是一個士兵。

不過,張知秋也是不會甘心於束手待斃的。

遺憾地盯著遠方,盡管張知秋地視力很好,但他也隻能是看到一些人影而看不清麵目,這使他非常地想念現代地八倍軍用望遠鏡。

不過,即便是張知秋此刻望遠鏡在手,他也是休想看到這個讓他急欲殺之而後快地半天雲的真麵目的。

在半天雲的臉上,完整地覆蓋著一張用小羊羔皮精心炮製地麵具,除卻雙眼、口鼻之外,卻是連頜下的胡須都沒有露出一根來的。

張知秋心虛的回頭看看,一個由少量地大車和所有地獨輪車以及大量地糧袋所堆砌而成的環形工事還在不斷地完善中,輜重營中的大多數役夫也都已經進入了其中。

好在之前所有的糧袋都是被集中堆放在了一起的,這時眾役夫們一起動手,這個最後的堡壘卻也是在飛速地增高著。

可惜的是,因為輜重營的役夫實在是太多,這個環形工事卻是由此而麵積廣闊且因為沒有足夠地高度與厚度而難以抵禦奔馬,但好歹也能起到一些阻礙其速度和弓箭正麵直射的效果。

其實,張知秋也不是沒有想過隻保留士卒和精壯役夫築壘以苦守待援,但想想那樣一來,最大的可能是不等馬匪攻打,首先便被其他沒有進入的役夫們就給踏平了。

事實上,不論采取哪種措施,在張建西最一開始拒絕張知秋的建議之時,這些役夫們便都已注定是要死傷慘重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由於那道土牆的存在,馬匪們的視線並不好,由於距離的原因,他們對於輜重營內的情形也基本是看不到的,在這一點上,輜重營還是要略占先機的。

“所有的人都全部撤下去!”看到馬匪們開始驅馬變陣,張知秋二話不說地掉頭就跑:“所有人全部撤到中心區域去,馬匪馬上就會射箭了!”

看多了故事片看來似乎也並非一無是處,對於現代戰爭片中那些所有總攻前的炮火準備,張知秋可是印象極其深刻的很,萬炮齊鳴的場麵,通常就隻有是在這個時候才能看到的了。

如今馬匪已然在開始變陣,那接下來的必然就是要萬馬齊衝了;倒黴的是馬匪的弓箭可以射進營內,而役夫們的投槍卻是無奈遠在百米外的馬匪們如何,這隻能挨打、不能還手的事情,可當真不是個人過的日子。

聽到張知秋的喊叫,張繼宗也是二話不說地轉頭就跑;趙普雖然沒有力氣與人廝打,但跑步的速度,卻也還是在張繼宗之上!

張建西聽到喊聲後,立即命令眾人後撤,但這些役夫們隻是一些普通老百姓,一時間卻是哪裏又能如何地迅速,大約才隻疏散到三分之一,滿天如飛蝗般地箭雨便傾盆而下了!

聽到輜重營中騰起的慘叫之聲,已然前行至百米開外的半天雲一聲冷笑,揮手一刀便削到了身前戰馬的後臀之上!

馬匪們有樣學樣,刀槍劍戟齊下,眾馬吃痛,又被堵死了後路,拚命前躥之下,最前麵的馬匹立時立足不住地掉入壕溝!

馬匪們沒有如張知秋所料地射足五箭,僅僅隻在三箭之後便開始呐喊衝鋒,卻也是雷聲大雨點小——那些馬匹之前固然是掩護了他們,但這時卻也阻礙著他們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