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字便是僧,兩個字是和尚,三個字是鬼樂官,四個字色中餓鬼。
師傅,度了俺吧!
※※※
要說這佛印不過是個和尚,又怎麼被抓進大牢,要打囚車裝木籠押解進京呢?
話說這一日,月上柳梢,烏宿老枝,黃州城的夜生活正式開始之時。
佛印老和尚酒足飯飽,在大街上閑逛,也是佛光乍現,突發異想。他徑直跑到黃州東城瓦子裏的青樓倚翠軒門口,口宣佛號,揚言要度化這些妓女脫離苦海。這妓女中便真有一個嬌滴滴的小丫頭不知深淺,把這老和尚帶入房中,據說二人抵足長談,清晨,老僧意氣盎然而去,小姑娘笑眼迷離相送。
至於這一夜,到底是老僧度了妓女,還是妓女度了老僧,外人便不得而知了。
此事不久被黃州太守徐君猷得知,大罵道,“這老禿驢,平日酒肉無度倒也罷了,今日竟公然跑到青樓妓院裏胡鬧,若再不加懲處,大宋朝的律法何在。”於是派了兩個衙役,把這老和尚抹肩頭攏二臂給捆了來,捆來後直接扔進大牢,不審也不問,如同把他忘了一般。
這和尚度妓女一事,不知怎樣飄搖婉轉傳到了皇帝趙頊的耳朵裏,這趙頊死後的諡號為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從這一大串諡號中可見,絕對是個道學皇帝。
趙頊一聽說佛印狎妓之事,大怒,立下一道聖旨,把這和尚押京受審,定要嚴懲重罰,以儆效尤。
要說整個大宋朝,實在算是個開明開放的時代,亦出過許多“僧道蓄妓,尼姑做妾”的怪事,在汴京的大相國寺,也曾有過僧人包養妓女,還美其名曰“梵嫂”,所以要說宋神宗因為佛印狎妓怒而欲殺之,純粹是掩人耳目。
實情是那一夜神宗因變法一事,心情正十分不爽,夜不能寐,便繞著文德殿前後亂轉,一不留神撞見兩個值日小太監正在廊榭間竊竊私語,說的正是和尚度妓女一事。
這趙頊心內怒火正無處發泄,當即下令,立拿這老和尚來狠揍一頓再說,這場是非便由此而來。
當然,古往今來,凡是涉及皇家,絕對是無從考證的。
是非總是是非惹,佛印老和尚被押解京城,卻惹惱了他的一位方外之交。這方外之交便是那疤臉大漢,此人非是他人,正是《水滸傳》中那號稱托塔天王的晁蓋。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話說在山東鄆城縣有一個西溪村,這一年在西溪村不知為何,突然鬧起鬼來,不過數日,便有十幾人橫死。有人說這是惡鬼臨門,如果再不想辦法,這一村的人早晚都要死光光。
西溪村便請了一個驅鬼道士回來。這道士頗有些能為,指揮西溪村的村民從水中取一尺見方的白砂石,在村頭建了一座七層寶塔。寶塔建成之日,西溪村果然便人畜平安,不再鬧鬼,也再沒有死人的事情發生。
而一河之隔的東溪村卻不知為何,西溪村的寶塔一建成,便有數人莫名身亡,人們傳言是西溪村的惡鬼被趕到了東溪村。時任村保正的晁蓋聽聞此事十分惱火,便隻身到了西溪村,把寶塔奪了過來,立在東溪村的村頭。
西溪村人見晁蓋神力,雖是不滿,但也隻敢怒,不敢言,再加上這晁蓋奪得寶塔之後,兩村村民皆相安無事,也不見再惡鬼出現,便也沒有了什麼爭執。
晁蓋托塔天王的稱號也就此傳開。
但卻不知為何,這晃蓋回到家中之後,一病不起,在床上一躺就是數月,最後奄奄一息,眼見人就不行了。
正在這時,佛印和尚雲遊至此,聽聞此事,便來到晁蓋的住所。給晁蓋把了把脈,又觀了觀麵相,然後從懷中掏出一粒白色藥丸,說這是自己煉製的九轉還魂丹,專治汙穢沾身,邪毒入侵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