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處世根本字訣(3)(1 / 3)

一大早上。大兒子捏著—張黃色的通知單,充滿猶豫的眼神說:“媽媽,羊奶不要再訂了,一個月要450元,我不想再訂了!”我很費了一番唇舌才讓他帶了錢到學校訂羊奶。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聽懂“家裏雖然很窮,但訂羊奶的錢一定會有”的道理。

但家裏既然很窮,做母親的似乎也不應該駐足任何櫥窗或框台之前了。偶爾,我會忘形地想看清楚某一件衣服的式樣,或是某一項電器的售價。這時,兒子會很好意地大聲提醒我:“媽媽走啦,不要看啦,我們家那麼窮,等你看了喜歡,又買不起,會很痛苦的。”

我能說什麼?我隻能在路人的側目與售貨員的注視下倉慌而逃了。最尷尬的一次,是在一家書店裏,小兒子取下了貨架上一盒最小的樂高玩具,央求我買。大兒子在我還沒來得及反應時,便奪過玩具,放回貨架,高聲怒斥弟弟:“還敢買玩具,一盒100多塊,家裏已經沒錢買菜了,還要為難媽媽!”我隻好牽著正義的哥哥與號啕的弟弟,在眾人溫暖而同情的注目下離開。

又是一個清晨,但我較平常晚起了半個鍾頭,狼狽地朝梳洗妥當的大兒子手中塞了50元:“對不起,來不及做早點了,到學校吃好了。”兒子遲遲沒有動,我正不耐煩地想催他,卻發覺他的淚水在眼中打轉:“我拿走50元,你今天有錢用嗎?”

到這裏,我已經有罪惡感,這一段母子受難記,不能再演下去,留個回憶就夠了。這一段貧窮的試練,不能說沒有效果。起碼,這兩兄弟見到錢包中的錢,也懂得是種幸福了。眼看著兩個兒子都有點守財奴的傾向了,我最近又在想,我是不是該出個點子,讓他們知道:金錢其實也沒有那麼重要,而且我們也沒那麼窮。

2.“窮大方”不可取

富貴時不忘節儉,貧困時更不可“窮大方”。切記:儉是使人成功,鍛煉自我品格的一種美德。

英國與美國比,不算是富有的國家,但與中國比,算是富有的國家。因此,按理英國人應該比中國人大方,但實際上他們比中國人“小氣”多了。

在英國的大學裏,教師有自己的辦公室和電腦,可以到係辦公室隨便拿筆、紙、膠水、信箋等文具用品,而且從不用登記。作為訪問學者的我,同樣享有這些待遇。除了在辦公室可以拿到紙外,在電腦中心、在自動複印機裏,你隨時隨處都可拿到質地非常好的A4紙,這意味著,我可以無節製地用紙。但是,我卻因為紙難堪過。

在英國期間我參加了一個由六人組成的課題小組。課題由我的導師瑪麗主持。她是一位心直口快的女士。在我剛到時,她讓我為課題的某一項寫點兒材料。這是導師第一次布置給我的任務,我下決心要全力以赴弄好。所以我認真查閱資料,冥思苦想,經過幾天的努力,終於寫完了。我用從係裏領來的A4紙抄好,興衝衝地到她的辦公室交差,滿以為會得到導師的讚揚,可是沒想到,她的第一句話卻給我當頭一棒:“你怎麼能用這麼好的紙來寫呢?這是浪費。你應該用用過的紙的反麵寫,這種紙隻有在打印、複印時或抄正式的文稿時才用。”當時她神色嚴肅,弄得我尷尬不已,無地自容。直到現在,每當我想用幹淨的白紙打稿或隨便寫幾個字時,我似乎都感覺到她那責備的目光在監視著我。由於她一直對我很友好,我當時並不懷疑她歧視中國人,惟一解釋得通的是“小氣”。

在英國,學生經常與導師麵談,討論課題、檢查布置學習情況。在每次的麵談裏,導師邊講邊作記錄,麵談後再將記錄拿去複印,然後導師、學生各存一份,待下次見麵時要將上一次見麵的記錄拿來,以讓導師檢查學生是否完成上次麵談布置的任務,或繼續上一次的話題。我發現,我的導師用來記錄的的紙全是已經用過一麵的。後來我發現在係裏她並不是惟一。“小氣”的人。在係辦公室裏,總有一大堆“廢紙”,這些所謂的廢紙,或是因電腦出差錯而使打印出現亂碼的紙,或是多印的材料、課題表,或是從學生交上來的作業本中撕下未用完的部分。這些“廢紙”都是供老師平時隨便寫寫劃劃用的。雖然老師可以隨時不受限製地用沒用過的好紙,但老師們都自覺地用辦公室裏用過一麵的所謂的“廢紙”。在我所在係的每個教師辦公室裏,都有一個垃圾桶和一個廢紙回收箱。教師們從不會將廢紙,哪怕是一片小紙屑扔進垃圾箱,而是扔進回收箱。

3.謹防變態的節儉:吝嗇

吝嗇之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財富與利益,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親不認,對別人的苦楚顯得冷漠無情,毫無憐憫之心,甚至落井下石!做人做事要謹防這種變態的節儉心理,以免給自己徒增障礙。

朱某獨自前來心理門診,向醫生陳述:“我公公是一位八旬老人,養育有五個兒女,可是兒女在父親喪失勞動能力後,一個也不願贍養。我是三兒媳,看著大家都不管,也不想攪這費力不討好的事。兒女們個個怕吃虧,都不想負自己應負的責任。我信奉的是勤儉持家,盼著能攢個萬兒八千的,把房子修修,添些家什,可我丈夫老說我摳,還叫我‘鐵公雞’什麼的,我知道他是嫌我不爭氣,給他養了個女兒,使他在兄弟中抬不起頭,其實我也不喜歡女娃兒,可那事兒能全怪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