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表現出十分驚訝的神情,對範蠡說道:“先生為滅亡吳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勞我怎麼能加罪於您呢?”
範蠡緊接著說道:“既然大王赦免了臣下的罪過,就請大王給臣下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讓臣下辭去官職,歸老於江湖之上吧。”
越王勾踐堅決不同意,他用毫無商量餘地的口氣說道:“我將與你平分越國,共同治理。如果您不答應的話,我就要殺了您的全家。”
範蠡心知越王勾踐的真實意圖所在,他無所顧忌地堅持要離越王而去。他說:“大王自然可以下令行施您的命令,可臣下仍然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
第二天一大早,越王勾踐見範蠡沒有上朝,便立即命人到範蠡家中去請。誰知已經晚了,範蠡已於昨天晚上攜帶著家眷和金銀細軟遠走他鄉了。
範蠡對官海沉浮,洞若觀火。他一語雙關地說:“君行其法,我行其意”。不辭而別,駕一葉扁舟,入三江,泛五湖,人們不知其所往。果不出他所料,在他走後,越王封他妻子百裏之地,鑄了他的金像置之案右,比擬他仍同自己在朝議政。人走了,留下的隻是一尊無害的偶像,可以崇拜,借此沽名釣譽。但對還留在朝中的功臣,勾踐則是另一種態度了。
範蠡泛舟江湖,跳出了是非之地,秘密來到齊國。此時,他想到了有知遇之恩,且風雨同舟20餘年的文種。他給文種作書一封,寫道:“凡物盛極而衰,隻有明智者了解進退存亡之道,而不超過應有的限度。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啄,鷹眼狼步,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安樂,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種接到範蠡的信,恍然大悟,便自稱有病不再上朝理政。但為時已晚。不久,就有人誣告文種企圖謀反,盡管文種反複解釋,也無濟於事。勾踐賜文種一劍,說:“先生教我伐吳七術,我僅用其三就將吳國滅掉,還有四條深藏先生胸中,請去追隨先王,試行餘法吧。”再看所賜之劍,乃吳王當年命伍子胥自裁之劍,這真是曆史的一種莫大的嘲弄。文種一腔孤憤,仰天長歎:“我始為楚國南陽之宰,終為越王之囚,後世忠臣,一定要以我為鑒戒!”引劍自刎而亡。
範蠡早年師事越國理財大家計然,研習理財之道,深得其中奧妙。他到齊國後,因慕子胥之忠悃,歎為夫差所殺,於是取名“鴟夷子皮”(取子胥鴟夷浮江之意),改業務農。他想:越國用計然之策能圖強稱霸,我用此術也能齊家致富。於是,耕種於海邊,不到多久,就積聚家產數十萬。齊國人聽到他很有才幹,就讓他做了相國。範蠡歎息說:“居家能致千金,做官累到卿相,一個普通人能這樣,也算達到頂點了。久享尊名,終為不祥。”於是,歸還相印,盡散家財,攜帶重寶,悄然離開,來到陶地,變更姓名,自稱“陶朱公”。他看到陶地為天下中心,交通四通八達,便於交易,便棄農從商,居不多久,又致巨富,時人凡論天下富豪,莫不首推陶朱公。範蠡為官位居卿相,經商致千金,並得善終。反觀吳越爭霸舞台上的另外兩位縱橫捭闔之士伍子胥和文種的結局,同為智慧之士,隻有範蠡才稱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大智者知道做人做事危在先。
六、“裝”字訣
人生在世一台戲,你方登罷我上場,不管你會不會演,就看你會不會裝。充英雄容易,扮弱者難。俗話說得好,槍打出頭鳥,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著,當你還不具備實力時,請把你過剩的才華藏起來!
1.故意示弱有好處
交際中,要使別人對你放鬆警惕,造成親近之感,隻要你很巧妙地、不露痕跡地在他人麵前暴露某些無關痛癢的缺點,出點小洋相,表明自己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物,這樣就會使人在與你交往時鬆一口氣,不以你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