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克服人性的弱點,善於與別人相處(2)(1 / 3)

如果格蘭特將軍讀了這封信後,會是什麼反應呢?然而,格蘭特將軍並沒有看到這封信,因為林肯沒有把這封信寄出去。這封信是在林肯遇刺身亡後,從他的文件中找到的。根據我個人的猜想,林肯在寫完這封信後,站在窗口向外遠望,然後自言自語地說:“等一等,也許我不該這麼著急。我坐在這寧靜的白宮中,命令格蘭特進攻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我當時如果到了蓋茨堡,如果我也和格蘭特一樣看見鮮血滿地,如果我的耳邊也聽到了傷兵的哀號和呻吟,也許我不會急於進攻了。如果我的性格和格蘭特一樣柔弱,我的做法可能會與他相同。無論如何,現在這件事既成事實,如果我寄出這封信,雖然可以發泄我的不快,但格蘭特不會為自己辯護嗎?他甚至會反過來斥責我,或產生厭惡心理,認為我這樣做會損害他的軍隊統帥的威信,甚至會使他幹脆辭職不幹了。”

於是,就像我上麵猜想的那樣,林肯將信放在一邊,不準備寄出去了。因為他已從痛苦的經驗中體會到:尖刻的批評和斥責幾乎永遠起不了任何作用。

羅斯福總統曾說,在他當總統時,隻要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他總是抬頭仰望他白宮辦公室牆上掛著的林肯巨幅畫像,問自己:“如果林肯處在我的困境中,他會怎麼辦?他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當你下次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就從口袋中掏出一張5美元的鈔票來,凝視上麵的林肯頭像,然後問自己:“如果林肯遇到和我同樣的問題,他會如何處理呢?”你是否想勸你所認識的人改掉不好的習慣?這真是太好了,我非常讚同。但是你為什麼不先從自己開始呢?而且從某個角度而言,這會比改進別人要收益更大,而且毫無疑問,你所冒的風險也會小許多。

“當一個人具備了先從自己開始,具備了戰勝自我的精神的時候,”勃朗寧說:“他就是一個不同凡響的人。”要改掉你所有的缺點,也許要花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如果是這樣,那麼你不妨先克服自身的弱點,好好休息一下,然後再去勸別人或批評別人。但是,你這樣做首先要使自己變得十全十美。中國有句俗語就說:“在沒有打掃幹淨自己屋子的時候,不要責怪鄰居家屋頂上的霜雪沒有清掃。”

當我還很年輕時,很想在人麵前表現自我。我寫了封信給美國文壇當紅作家查哈丁·戴維斯。當時,我正準備給某家雜誌寫一篇關於作家的文章,我就請戴維斯告訴我他的寫作方法。而我在此之前幾個星期曾收到一封信,信的末尾寫道:“口述信,未曾讀過。”我覺得這種辦法很好,認為口述這封信的人一定是個了不起的大忙人,於是我也在寫給戴維斯的短信的末尾寫上了“口述信,未曾讀過”的字樣,希望用這種辦法來引起戴維斯對我的重視。但是戴維斯根本就沒有給我回信。他隻是將信退回給我,並在下麵草草寫了幾個字:“我沒見過像你這麼不懂禮貌的家夥,你這種無禮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我確實是弄巧成拙了,這也是我自作聰明所應得的斥責。但我當時對此卻不以為然,甚至對戴維斯深懷厭恨,以至於我10年後得知他的死訊時,心裏所想的仍然是他對我的傷害!

因此,如果你想中傷某人,讓他對你懷恨幾十年,而且這種心理至死才消除的話,那麼你隻需隨便說他一些惡毒的批評語就可以了,而且非常容易——不論你多麼肯定這些話本身是多麼的合理。在與人相處時,一定要切記:與我們交往的不是純粹按道理或邏輯生活的人,而是充滿了感情的,帶有偏見、傲慢和虛榮的人。批評是一根危險的導火線,它足以使人的自尊爆炸,這種爆炸有時會導致人死亡。例如胡德爾大將受到別人的批評,又沒有被任命率領軍隊去法國,這對他的自尊心打擊極大,幾乎送了他的性命。刻薄的批評,曾使得英國大文學家湯姆斯·哈代永遠放棄了小說創作;批評還促使英國詩人湯姆斯·卡德登自殺。相反的例子則是本傑明·富蘭克林。他在青年的時候並不是非常聰明伶俐,但後來卻變得精明能幹,結果被委任為美國駐法大使。他成功的秘訣就是“我不願意說任何人的壞話,我隻說我所認識的每一個人的一切優點。”

要知道,任何傻子都會批評、指責和抱怨,而且大多數愚蠢者也正是這樣做的。要了解和寬容別人,就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自我克製。所以,請記住不要過分地批評、責備別人。

2.給別人真誠的讚美

讓我們先看看別人的優點,然後拋棄奉承,給人以真摯誠懇的讚美吧。如果你是發自內心的讚美,那麼人們會把你的話像寶貝一樣珍藏在心中,也許你已經不再記得,但是他們會回味一生。

如果你想讓別人幫你做任何事,天底下隻有一種辦法能達到目的。你是否停下來思考過這個問題?是的,隻有一種辦法。而且,這是讓別人自願去做的辦法。記住,沒有別的辦法。當然,如果你用手槍頂住別人的肋骨,他會情願交出手表。你可以用解雇來威脅員工,讓他們配合,可一旦你不在,這招就失靈了。你可以用鞭子恐嚇孩子,讓他乖乖地聽你的話。但是這些粗暴的辦法顯然令人極其厭惡。我能讓你做任何事的唯一方法是把你想要的東西給你。什麼是你想要的?弗洛伊德認為,我們做每一件事的動機都源自2個方麵:性的衝動和想成為大人物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