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觀地評價女兒

父母在評價自己的女兒時,一定要從整體的觀點出發,對她進行全麵的分析,不偏向某一方麵而忽視另一方麵。在對女兒的某一方麵進行評估時,也要注意全麵性。比如父母在評估女兒的思維能力時,不僅要考慮她的數理邏輯思維發展水平,還要考察她的發散思維等能力的發展。

2、欣賞女兒,給她自信的力量

所謂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女兒學習、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比如女兒成績不好,父母說她笨,雖然父母是隨口說出的,可對女兒來說,卻是極大地傷害了她的自尊心,是對她心靈的摧殘。因此,父母請好好欣賞女兒,發揮她的能力,樹立她的自信心。

3、給女兒具體切實的指導

培養自信的根本在於製造自信的來源。如果女兒在你的指導下,完成了一些她之前認為自己不能完成的事,或者實現了一個向往已久的目標,那麼自信的疏導和建立就會水到渠成。如果父母一味幹巴巴地對女兒強調自信,隻能讓她感覺緊張,或者盲目相信自己,不顧真實狀況。

4、尊重女兒,給女兒以平等

父母應以和藹可親的外在形象出現在女兒麵前,與女兒平等相處。隻有這樣,才能與女兒建立一種積極的人際關係。如果父母充分尊重女兒,發揮民主,她就會在父母麵前顯得無拘無束,並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充分地張揚自己的個性,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從而獲得自信的力量。

健康成長的前提是自信,自信是一種精神動力,自信的女孩樂觀、開朗,會煥發出無限的生機。自信的女孩,從不掩蓋自己的缺陷;自信的女孩,知道什麼是她所追求的人生;自信的女孩永遠保持著她們燦爛的笑容,吸引無數的目光。作為父母,請幫助你的女兒建立充分的自信,讓她有力量戰勝自己,笑對人生。這樣,你的女兒會魅力十足,渾身散發迷人的氣質。

密碼4 培養女孩的公德意識

社會公德,是指社會全體公民為了維護社會正常秩序而必須共同遵守的最簡單最起碼的道德準則。稱其為公德一是指公共場所、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準則;一是指全體公民都應遵守的道德準則。這裏的公民,是廣義的,是包括未成年的孩子在內的一切社會交際成員。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十分注重培養孩子的公德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良好素質。

有公德意識的女孩總是具有一種高雅的氣質。但有的父母隻是關心孩子的學習、對孩子一技之長的培養,卻不注重孩子公德意識的培養。這樣的女孩長大後即使再有才能,也是不會得到他人和社會認可的。所以,父母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公德意識。

父母平時多多教育孩子,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好,做事情要做完,答應了的事情要有交代,別人休息時不能打擾等。並且,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後,可以委托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要求她認真、負責地完成,不可馬馬虎虎,草率從事,或半途而廢。這樣下去,你的小公主在群體中就會變得很有威信,並會受到小夥伴們的尊敬,同時她也會感到很快樂和自豪。

比如父母教育孩子不能隨地亂丟紙屑:有一次一位父親騎車帶女兒回家,給她買了一個冰棍,當時自行車在行進中,路邊也沒有垃圾箱,包裝紙上又有奶油向下滴,回到家時父親發現她手裏握著那張沾滿奶油的包裝紙,走向垃圾桶,爸爸,現在才有地方扔冰棍紙!

那位父親心裏很高興,高興的是看到女兒的社會公德確實不錯。後來他還發現,無論是學校組織的對貧困地區學齡兒童的捐款捐物,還是外出乘車給老人讓座,女兒都表現出很高的公德品質。

培養孩子的謙讓與自立精神。孩子將來要自立於社會,成為受社會歡迎的人,這就必須具有自立與謙讓的精神,因為誰也不喜歡一個一味依賴別人的人。謙讓的意識要從幼兒時期開始培養,在一些公共場所,比如在公園蕩秋千或滑滑梯時,父母也要教育孩子按順序排隊,學會謙讓。但是,我們在公共汽車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理所當然地坐在位子上,心安理得地讓媽媽站在一旁,而且,有些孩子因為沒有座位而哭鬧,東張西望地希望有誰能給自己讓座。其實,孩子長到四五歲時,體力已經達到一定水平,自己站立一段時間是沒有關係的。因此,平時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站著,培養孩子的自立精神和關愛他人的意識,即使有人讓座也應婉言謝絕。要知道孩子再小,也應當懂得自立與謙讓,應當遵守社會公德。

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外出,父母都要對孩子進行公德教育,比如要愛護公物,要保護環境,要尊老愛幼,要勤儉節約等。並以身作則,用無形的身教去影響孩子啟迪孩子,同時反過來也可以自我教育和自我監督。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告誡家長:不要以為隻有你們同孩子談話或教導孩子、命令孩子的時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的生活的每一瞬間,甚至當你們不在家的時候,都在教育著孩子。你們怎樣穿衣服,怎樣同別人談話,怎樣討論其他的人,你們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笑,怎樣讀報…所有這些對孩子都有很大的意義。

把一個一無所知的嬰兒培養成一個獨立的、具有良好社會公德的社會人,這是父母重大的責任。讓自己的女兒成為一個講文明而且有良好公德的社會人,無疑能為她的人生錦上添花。講文明、有公德意識本該是青少年一代應具有的道德規範,這方麵的現狀卻令人擔憂。

現在的一些學生總是在教室裏大喊大叫,進教室時開關門的聲音也總是很大,而且不知道愛惜公物,有時損害了他人的利益也不知道賠禮道歉。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些孩子大多並不是故意的,而且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相反,這就是他們的一種習慣,一種很少考慮別人感受的習慣。這種行為對他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與孩子相處過程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會在孩子心靈中產生重要的影響,甚至直接影響孩子以後的社會公德意識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衣、食、住、行、玩,父母都會麵臨著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這就要求父母以身作則,注重言傳身教,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

密碼5 培養女孩高雅迷人氣質

氣質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它是要靠培養得來的,但是每個人都具有超凡氣質的潛質。女孩可以不漂亮,可以不美麗,可以很平凡,但是不能很平庸。高貴是一種潛在的氣質,是知識不斷豐富積累的結果。所以,要想培養出女孩高貴的氣質,需要父母多用心、多引導、多付出,真正實現廣義上的富養!隻要父母順應女兒的先天潛質精心打造,就一定能培養出氣質超凡的女兒。

氣質美不是模仿來的,也不能單純靠形體訓練和著裝打扮來體現。氣質美美在人的內心,是在人生中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首先,要讓女孩明白生活不是童話,教育她們要用知識武裝頭腦。不可否認,在男女同工同酬的社會中,女孩不僅要養活自己,還要照顧家庭,這些現實問題都要求女孩用知識武裝頭腦,因為沒有任何利器能比知識更加有效、鋒利。書籍中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哲理經驗、情操修養,讀書可使人的視野開闊,明確如何麵對生活、應付工作上的難題。讀書能使人在不知不覺間心胸豁達、談吐生動、舉止大方、儀態端莊,內心的美就會反映到外表上來有些家長的觀念比較落後,從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女孩對知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