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山,高不過百丈,連綿十多裏地。向西再去二百多裏,就是聞名於世——當然,是以恐怖聞名的絕跡古地。
現在,我們的故事還沒有延續到太遠的地方,因此我們先把視線拉回到青龍山。此時正值三月,春光正好的時節。青龍山上的龍血紅剛剛開放,這種花兒在縣城的尤為貴婦人所喜愛,每年這個時間,遠行的商人都可以大賺一筆。在青龍山下,有一個遠離了城鎮的小村子,叫做西河村。
在這片方圓幾百裏的土地上,得益於沒落氏族圖經家祖輩的餘蔭,得以擁有廣闊的土地。就在這天早上,在西河村村邊私塾中,有一群四五歲的小孩子跟在大人們身後等待著。村裏的私塾先生正要招收新的學生,這些孩子都是想要進私塾學習的。
在這些孩子中靠左的一麵,有一名額口開了一條裂口,跟在一個魁梧大漢的清秀男童。額上的裂口並不是因為他後天貪玩弄傷的,而是自從生下來就帶在身上的父母給的標記。這個孩童名為圖經雪龍,是這小山村裏唯一一個家族——圖經家族的少爺。圖經這個姓,據說是從上古的時候就有了。不說此姓氏上古時候有多厲害,隻知道現在隻能在這個小村子中有一點威望。它現在的擁有者卻隻剩下三個:大少爺圖經雪龍、小姐圖經雪月以及族長圖經騰。
這一次是雪龍到了五歲,能入學讀懂書的年齡到了。圖經騰準備將兒子送入私塾之中,學習一些古文知識,以便以後接收自己的產業。
圖經家族在這方圓百裏之內擁有八百多畝良田,除了臨近的五畝之外,都交給佃戶耕種。收獲的季節,就和佃戶將糧食對半而分。而要管理這八百多畝地,就需要很高的能力了。反正圖經騰是這樣認為的。
日出後不久,私塾的老師便打開了門。待到圖經騰交代了私塾老師一些話並交了圖經雪龍的學費之後,便留圖經雪龍一個在此等待授課,自己帶著雪龍的妹妹圖經雪月回去了。
不多時,老師就叫了等在外麵的一幹孩子進學堂中。私塾的課程是雪龍早就熟悉的了——小一些的時候,父親就讓他讀了的。原隻是準備讓他熟悉一番,卻不知雪龍早已背熟。課到大半,老師發現了圖經雪龍的百無聊賴,單獨叫了他出去談話。學堂裏頭的孩子卻因雪龍可能要遭災而歡呼。
老師原以為雪龍是不願學古文。不曾想連問雪龍幾個深奧的古文問題,雪龍都有理有據的回答了上來,老師也是大驚。問及緣由,才明白。無奈,隻好說:“今後的古文課,你可以到我書房之中研讀我的藏書。”
自此,圖經雪龍這個孩子就成了其他也在私塾讀書的孩子們眼中的神童。也是唯一一個可以自由進出老師書房的學生。這是後話,暫且不論。
這天,不僅是圖經雪龍進入村學的日子,也成了他日後神話人生的起點。
晚上,照例是圖經騰來接他,也隻能是圖經騰來接他。妹妹掛在父親脖子上,笑臉望著雪龍。圖經騰一手拉著雪龍,臉上也洋溢笑容。當空的浩陽早已落下了山頭,斑駁的光影在交織著。一家三口的身影在私塾前廉價的靈能燈的光照下,顯得格外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