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過去與公孫恭的種種誤會,此刻蔡琰也早已拋之腦後,芳心之中,反而對公孫恭產生別樣情緒。
公孫恭見她收住淚水,心中大喜,忙將遼東各處名勝一一道出,他原是商場新星,對於奉承討好之事,深得精髓,片刻之間,蔡琰已是巧笑嫣然!
到得後來,公孫恭見她歡喜,索性將這大半年來在遼東的種種經曆和盤說出,蔡琰身為女子,平日隻和脂粉女紅為伴,此刻見公孫恭侃侃而談,俱都是自己從未聽說之事,不禁隨著公孫恭訴說而心情起伏!心中那份憂傷,竟然不由自主的淡忘下去。
兩人交談甚歡,時間流逝飛快,轉眼又過一個時辰,蔡琰這才告退回趙氏家中。
公孫恭這半天來,為哄蔡琰開心,使盡了渾身解數,待蔡琰走後,他這才稍感輕鬆,細細回想剛才,他隻覺得蔡琰身上雖也帶有幾分名門望族的自命清高,但心底純樸,惹人愛憐,心中也是一陣異樣。
剛才兩人在書房交談,府中仆役不敢接近,待蔡琰走後,才有侍婢前來相問何時就餐,公孫恭見已到中午,於是便在命侍婢將飯菜端到書房來。
片刻之後,飯菜端上,公孫恭今日起床後便來到書房,早飯也還未吃,早已饑腸轆轆,這刻見菜肴可口,更覺腹中饑餓。
正在進餐之時,忽然桌上一物,引起他的注意,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卷書簡。
公孫恭昨日在書房會客直到深夜,並未發現桌上有這東西,他微微一想,便知是蔡琰來到後,自書架上取下觀看。
心中好奇之下,公孫恭便隨手將竹簡展開,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立刻展現出來,隻聽一聲輕響,公孫恭手中筷子掉落在地!
這卷書簡,竟然是自己這副身軀本來主人,遼東二公子公孫恭所寫的一篇文章!
公孫恭聽到響聲,立刻驚醒,急忙將筷子從地上拾起,但也就此無心用餐,一字一句的仔細看起書簡來。
公孫恭越看越是心驚,前世史籍之中,對公孫恭的描述極為稀缺,而僅有的隻言片語中,也無不將其敘述成為無能軟弱之輩,而在這篇自述之中,公孫恭卻是看到了一個不同於記載的遼東末代太守。
原來,在安平溺水的那名二公子,不隨父兄征戰疆場,看似懦弱之極,但其實並非如此,相反,他早年勤修武藝,立誌要光複公孫度昔日風采,可見到父兄隻是固守遼東,不圖進取,心中大為不滿下曾多次直言進諫,但公孫度可能是被河北群雄打的有些心灰意冷,數次苦勸均無效果,公孫恭無奈之下,索性潛心修習文史,再不過問戰事。
這位二公子字裏行間,對自身武藝甚為自負!公孫恭思索片刻,對先前幾次不解頓時恍然大悟!
前日幾番征戰,公孫恭都身先士卒,在戰場上拚殺,一直以來,他不知這身武藝是從何而來,在這篇文章中,公孫恭終於找到答案!
越看到最後,公孫恭越是心中震動,隻覺得文章表露出來的遠大誌向,竟跟自己欲要振興遼東之意不謀而合!就連這位自己前身所書的發展良策,也與現在自己所行之事極為相似!
文章末尾,這位二公子盡表身為幼子,人微言輕之意。公孫恭轉念一想,便已明了,想來自己前身抱負得不到施展,胸中鬱悶之下,這才奮筆疾書,寫出來心中誌向!
公孫恭一口氣讀完竹簡後,不禁對這位因自己到來而英年早逝的英才暗暗佩服,而這位二公子通篇之中,無法展現才能的那份怨念,更是讓他甚為感慨!
合上竹簡,公孫恭心中一動,他自接掌太守府後,公孫忠就已將家中藏書盡搬到這裏,但半年來,接連不斷的大事卻讓他無暇細看。
這刻他眼望身後書架,心頭忽然想到,這位二公子文才出眾,必不會就此一篇,自己已占據這副皮囊,也應多了解一些其生平故事!
想到此,公孫恭幹脆將飯菜一推,站起身來,走到書架近前,隻見一排整齊碼放的竹簡中,有一空處,想來便是剛才所見那卷。
“我便是他,他便是我,隻是看看,有何不可!”公孫恭稍一停頓,將心頭那份偷窺別人隱私的念頭打消,隨手便拿下一卷!
輕輕解下捆綁竹簡的綢布,公孫恭緩緩展開!
“啊!”一聲驚呼,公孫恭已是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