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聽故事前,先說一段關於我爺爺筆記的事情。那是一段充滿了傳奇的歲月,我爺爺將自己的經曆通過筆記的形式記錄了下來,我給它取名為:盜鬥筆記!
在我爺爺三十一二歲的時候,當時的國內,正好遇上了特殊時期,那時候紅衛兵滿大街的跑,也不生產了,去往各地都有專車專船,吃喝都不用錢了。
那時候我爺爺已經三十多歲了,小時候家裏有些富裕,所以上了幾年私塾,理性告訴他,不該跟那些紅衛兵一起到處跑,鬧什麼革命。
但人著要活著,非的吃飯不是?而當時的國內,因為鬧革命生產懈怠,許多人都到了要餓死的地步。
我爺爺也想不出法子了,活人的身上找不到路子,正巧當時我的二爺爺,也就是我爺爺的弟弟,他有門路認識一些洋人,知道古人埋在地下的古墓裏有寶貝,如果挖出來的話還可以換糧食,就把注意打到了死人的身上。
我爺爺這樣一想,不對啊,挖死人的東西,這不就是盜墓嗎,要折陽壽的啊!
但我二爺爺就說:“大哥,你看現在娃兒都餓成什麼樣子了,再不去弄些糧食回來,全家都得餓死!”
當然,我二爺爺當時是不是這麼說的,我也不知道,但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我爺爺看了看一旁我那八九歲的爸爸,明明是該長身體的時候,卻發育的極為不健康,瘦的跟五六歲的孩子一樣。
於是我爺爺把心一橫,心說要折壽就折我的吧,隻要能把娃養活,一咬牙就幹了。
我爺爺和我二爺爺當時就準備好了裝備,拉上了村裏的幾個青壯年,就往附近的大山裏找古墓去了。
當時我爺爺住在河南洛陽一代,洛陽可是好幾個朝代的古都,所以附近大山裏貴族的古墓也有不少。
遠遠望去,有封土堆的下麵就有古墓。
後來因為我的奶奶,就舉家搬到了武漢來了。
所以洛陽是個什麼情況,我也不知道。隻是依希可以在爺爺的筆記中得知,當時他們完全忽略了盜墓是個技術活,以為盜墓就是找到一個墳,然後把土刨開,打開古墓把裏麵的東西拿出來這麼簡單。
甚至連盜墓用的洛陽鏟都不知道,我就有些鬱悶了,心說你們住在洛陽附近,竟然不知道洛陽鏟?
但實際上,那些古墓對於當時我爺爺們來說,根本就盜不了。
古代的貴族在安葬自己的時候,早就想到了要防盜,所以盡量的將墓穴挖的深,還在上麵蓋上封土堆。對於真正的盜墓賊來說,這種封土堆隻不過是打一個盜洞的事,但對於我爺爺這種半路出家,又沒有盜墓經驗的人來說,這些封土堆直接就斷絕了他們盜墓的念想。
以我爺爺當時的簡陋工具,要將這些封土堆挖開,恐怕沒個十幾年是不可能完成的了。
我爺爺和我二爺爺等人努力挖掘了幾天以後,除了一些石頭渣子外,什麼都沒見到。
當時我爺爺就想,這要是一直挖下去,指不定要挖到猴年馬月,到時候別說和洋人換糧食了,孩子都餓死了!
於是我爺爺和二爺爺一合計,覺得不該在一個古墓上死磕,應該再去找找封土堆小一些古墓,那樣可能會好一些。
接著我爺爺和二爺爺就帶著村裏的幾個青年,繼續往深山裏找了過去。
還沒找兩天呢,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爺爺運氣好,他們果然就又發現了另一個封土堆。
這個封土堆比我爺爺上次發現的要小很多,如果幾個人合力,分工明確挖土的隻負責挖土,往外運土的負責運土,再搞一個後勤準備,估摸著一個星期就能打到一個深入封土堆下麵的盜洞。
在我爺爺他們挖了將近三天之後,這裏竟然來了另外一群人,大大小小足有一十二人,他們背著巨大登山包和大量的行李,如果不是在深山裏遇見了這群人,還以為他們是要搬家呢!
這些人來到我爺爺和二爺爺正在挖掘的封土堆後,見到了一地的泥土,有些皺了皺眉頭。
當時我爺爺他們也沒想著處理挖出來的泥土,隨便的就倒在了封土堆的附近。
其中一個人在封土隊四周看了看,果然發現了我爺爺他們在打的盜洞,這個盜洞打的不深,僅僅隻有二十來米的樣子。
我爺爺發現了這些人後,當時就嚇傻了,以為遇到了巡林隊,在當時的社會,盜墓可是一個重罪,抓到以後是要拉去槍斃的。
我爺爺在被發現以後,當時就嚇癱軟在盜洞裏,嘴裏一直喊著“完了完了,娃這下沒人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