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這幾天徐榮軒日子過得還算不錯,雖然徐家不是什麼富庶的家族,在徐榮軒病倒的時候更是花光了所有積蓄,但是愛子心切的徐家老兩口朝左鄰右舍又借了一些銀錢,每日雖然說不上大魚大肉,但是每頓飯還是有些油水的。
慢慢的徐榮軒可以下地了,而在徐榮軒養傷的日子裏徐榮軒也見到了一些這身體原本的親戚朋友。而一些塵封的記憶也浮出了水麵。
漸漸的徐榮軒知道了這是大宋,而自己呆的地方就是後世的巴蜀,而那三哥兒因為惡了廂軍指揮的兒子,被打了個半死,徐榮軒才得以鳩巢雀占,但徐榮軒了解的也就隻有這些了,畢竟那三哥兒留下的記憶太少了,而徐榮軒還是沒有搞清楚現在到底是宋朝的那個時代,一來莫談時事本就是小人物立身保命的法則,二來徐榮軒也不好貿然暴露自己對曆史一無所知的事實。
不過隻要不是到了蠻荒之地,隻要自己還是漢家兒郎,徐榮軒就覺得未來的生活還是有希望的。
而這一日當徐榮軒正在嗮太陽的時候,徐榮軒就見到兩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小夥子提著禮物,一路說笑著朝自家行來,老遠的就和徐榮軒打招呼,其中一人道:“三哥兒的身體是越發的好了,看來三哥兒要不了兩日就又是一條生龍活虎的漢子了。”
另外一人也道:“我就說三哥兒命硬,連閻王也不敢收呢,想來三哥兒以後肯定是長命百歲的命。”
這兩人也就十八九的樣子,衣著不算光鮮,不過衣服倒是十分的整潔,有一種年輕人所特有的蓬勃的朝氣。
這兩人就是徐榮軒這身體曾經的最好的兩個玩伴,一個小名叫來福,一個小名叫多壽,當然這兩名字都是小名,取小名是因為這個年代小孩的夭折率高的嚇人,於是家長在孩子沒有成年之前一般都會給孩子取一個小名,人們認為這樣一來閻王就不能勾走小孩的魂魄了,而隻要還沒結婚也大多隻稱呼小名,徐榮軒也有小名,不過徐榮軒是徐家老三,雖然徐榮軒上麵兩位都病逝了,但是人們還是習慣稱他為三哥兒。也正因為徐榮軒前麵兩位哥哥都病逝了,徐榮軒的父母到目前為止都沒敢給他取正名。
而這兩人和徐榮軒是從小玩到大的交情。通過這幾日的觀察,徐榮軒也發現這兩人是真的關心他。
看到是這兩人,徐榮軒站起來笑著道:“瞧你們這兩個沒正行的東西,今日怎麼得閑了。”
這時徐氏也出來了,笑道:“你看你們,來就來了,還帶什麼東西,我可說了這東西我可不收。”
“大娘,三哥兒的身子還正需要補補,而且鄉裏鄉親的,誰家還沒個困頓的時候。”
“是啊,大娘,你收下吧。”
見兩人如此說,徐氏笑嗬嗬的接過一隻母雞和一隻兔子,兔子是風幹了的,想來是留著在節慶時候吃的,而那母雞也極為的肥碩,想來還在產蛋吧,所以徐氏有些感動:“唉,兩個兔崽子啊,就你們有理,這禮我就收下了,但你們待會可一定要在這裏吃午飯啊。”
這兩人一起道:“唉,大娘你放心,我們肯定會留下的,我們也有些日子沒和三哥兒好好的說說話了,現在看到三哥兒好起來了,我們少不得要打擾了。”
“你看這說的是什麼話,來大娘這裏還有什麼打擾不打擾的,你們三位先敘敘話,我這就去給你們做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