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65:神兵現(1 / 2)

張天明受傷這幾日,幕府的工作卻沒有半分停滯,張天明走出小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幕府的火器,進展到底如何。

趙雨蝶這個幕府管事,自然是隨行為張天明講解他受傷這幾日,幕府的進展。

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趙士禎帶著眾位工匠將所有工匠提出的改善落實。趙士禎不愧為天賦工匠,隻在這幾天的時間,居然又再次改進了車床,讓它的精度再次提升。

經過幕府兩百工匠不懈的努力,燧發迅雷銃再次交到了張天明手上。張天明此時左手受傷,但是依然還是托起這支他期望巨大的火銃,一槍之後,正中木靶。張天明不由得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這次的火銃不管是在準確度,還是使用上,都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張天明不是甘於現狀的,一個新事物要不斷的成長,就要不斷的推翻前者。張天明再次推翻了這支火銃,理由很簡單,裝火藥麻煩。

工匠們原本以為這個主子會滿意,沒想到這次又是重造。這次張天明下達的命令,此火器必須要能簡單的大量製作,而且火藥要裝填簡便。

張天明並不是吹毛求疵,而是既然自己來到了大明,就不能隻是領先那些欺負中國的鬼子一點點,要超越就一定要超越一大截。

張天明首先提出了子彈的概念,當然張天明知道眼下不可能造出子彈,他將子彈的理論精簡,讓工匠們把火藥用紙筒事先裝填好,彈珠置於紙筒口,裝火藥的時候,直接紙筒入管,省卻了火藥量計算和填實火藥的時間。張天明的理論一出,所有的工匠都震驚了,張天明的奇思怪想,總是讓這些工匠們趕到新奇。趙士禎聽到張天明的這番理論,即刻組織工匠開始**箱子和一節節火藥子彈。

張天明一再要求工匠提高精度,提高火銃的密閉性能。這些都需要工匠不斷的改進工藝。

張天明得知此次工藝改進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工匠都提出過改進意見。張天明直接給所有的工匠加薪五十兩,並且提出以後但凡有重大改進直接賞銀百兩,能造出提高效率機器,賞銀二百兩。張天明就是要集思廣益,不斷的提高造槍的速度。

一把兩把燧發槍根本對大明軍戰力於事無補,他要得是一支龐大的火槍軍團。

張天明揮金如土,工匠們盡心盡力。張天明反倒樂得逍遙,他隻是不斷的提出自己新奇的理論即刻,不時參加工匠們的討論,提出自己後現代的見解。

這些被張天明招募來的工匠,都是度過書的,文盲自然是沒有機會招錄進來。張天明就是要打造一群幕府棟梁。他開始有意的注意這些工匠的特長和愛好,對機器感興趣,直接研究新機器,對兵器感興趣,就專門研究兵器,對火藥感興趣,就專門研究改進火藥。張天明甚至提出了讓這些工匠製造蒸汽機的理念,不過實在過於抽象,張天明抽調了幾個比較有天賦的工匠,專門開始研究此事,不求真正能成功,隻要有眉目即刻,張天明相信隻要有人不停的研究此事,就一定可以整出來。

蒸汽機的原理和圖紙在張天明的手機中都有資料,張天明將所有的資料謄寫出來,交給這個攻關小組,不斷去鑽研。

經過一個多月張天明不斷的鄭和工匠隊伍,此時工匠們被張天明新穎的各種奇思妙想吸引,不再關心銀子的多少,因為他們各個都已經算得上富人了,跟著張天明不愁沒錢花,他們各個忘卻了身外之事,一心鑽研。

張天明很滿意這些工匠的表現,他一開始設立如此多的要求,就是要這麼工匠能夠成為有創新精神的人,而不是隻知道做事而已。

當張天明拿到最終版的燧發迅雷槍後,張天明知道這就是能夠振興大明軍隊的神器。燧發迅雷槍最大射程三百米,殺傷距離一百五十米。這已經是到了火槍的極限了,燧發迅雷槍有良好的密閉性能和適度的重量,共有六個槍管,可以旋轉角度,一次裝填可以連發六槍,裝填方便。在槍頭可安裝短刀,可做近身搏鬥之用。

戚繼光得知燧發迅雷槍造成,更是急忙騎馬過來試射。戚繼光用過此槍之後驚歎,直接揮毫潑墨寫下幾字:天下神兵!

張天明知道眼下隻是實驗成功,要真正的量產此槍可沒有這麼容易。要靠這兩百工匠顯然是不行,幕府的地理位置也不適合用來造大批的火器。

張天明直接寫好一封迷信,將燧發迅雷槍一起交給戚繼光,戚繼光派了五十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裕王府。張天明知道如今該是裕王拿主意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