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9章(3 / 3)

絮叨著閑話,不管是聶大太太還是簫殤,這樣的日子都是難得的清閑。簫殤現在是哪裏都不去,12時辰陪著聶蓉蓉,早中晚三餐都是三人一起吃。看著兒子媳婦以及未出世的孫兒,聶大太太所有的煩悶都消了。

“太太,大爺,大奶奶,黃太太來了。”婆子進門傳話。

聶大太太笑著道:“請她進來。”

簫殤回避,婆子引著權秀蘭進到屋裏,權秀蘭也不是空手來的,拿了幾身小孩子衣服,還有一個長命鎖。讓著坐下來,權秀蘭就把東西送上來,也說明來意,她是來辭行的。

“我家老爺的腿傷京城的大夫都看過了,隻怕是……五十歲的人了,現在又傷了腿,實在再無心力為國效力。早在半個月前就寫了辭呈,要告老還鄉。”權秀蘭說著,神情多少有幾分寂落。

本以為是輕傷,沒想到還是落下了殘疾。大夫直接說了,最好的情況就是瘸,行動有些不方便,但生活還能自理,再上戰場絕對不可能。當然像黃老爺這種是為國負傷,工兵發了補償銀子,同時也說可以從一線退下來轉成文職。

黃大人很猶豫,和權秀蘭商議了好幾天。大珠的武官待遇根本就是杯具,想想以前黃家的生活就能曉得,隻有戰爭爆發時,武官拿命拚待遇才會提升。比如在京城的宅子就是賞下來的,不然憑黃家根本就買不起,也買不到。

若是黃家繼續留在京城,從能拿補貼的武官轉成文職,不說其他的,隻是在京城的正常開銷都負擔不起,吃喝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交際。不能上戰場的武官根本就沒前途了,兒子還很小,前程在哪裏還不曉得。與其在京城裏耗著強撐門麵,真不如告老還鄉,日子還能輕鬆些。

“如此也好,不用再擔驚受怕的。”聶大太太說著,大珠的武官不一定有小商戶過的富足,權秀蘭不傻,沒有補貼也看不到前途,那肯定要走。她還有兒子,五十歲的丈夫沒有希望前程了,那不如把暫時退步,為了兒子留點東西。

“是呀,要是沒有老爺,我們娘倆更沒有活路。”權秀蘭笑笑舒口氣,她也幸慶,黃大人隻是傷了腿,要是有個好歹,日子是真不知道如何過了。道:“今天除了辭行,還想問問大太太,我家的宅子雖然是賞下來的,卻是私產,這次回鄉,再進京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想把宅子賣掉,不知道簫家有沒有要買宅的意思。”

京城的宅子很好賣,向來是供不應求,但既然跟簫家做了鄰居,又十分相熟,簫家也不差錢,那不如先問問他們。

聶大太太想了想道:“這事要與老大商議,既然黃老爺現在也在家裏,若是老大有意,就讓他親自登門。”也順道過去看看,談價錢兌銀子都是男人的事。

“如此甚好。”權秀蘭笑著說。

閑話說完權秀蘭就告辭走了,聶大太太命人叫來簫殤問問他的意見,現在的宅子足夠住人,買不買房無所謂。隻是京城買房屬於機會難得,又正好在隔壁,買下來也很合適。

果然跟簫殤剛說,簫殤立即就要買,當天下午就走了黃家一趟。黃家的宅子跟聶家現在的宅子差不多,直接議定五千兩,辦了過戶手續,兌了銀子,手續也就辦好了。

黃家本來就沒多少東西,大件家具之類的全部留下來,隻打包收拾了細軟和一些小擺設,五天之後就整理完畢,動身回老家。聶大太太還特意擺了一桌酒給黃家人送行,做了這麼久的鄰居,還買了黃家的宅子,也是難得的緣分。

三月中聶蓉蓉生產,陣痛送進產房,三個時辰之後生下一個大胖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