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部分 第四百二十五章 他鄉遇故知(1 / 2)

淼淼禁不住大怒,俏臉陰沉,眼看就要發作,我眼疾手快,連忙一手摟住她的小蠻腰,賠笑似地叫道:“開玩笑!開玩笑,嗬嗬,咱們吃東西去,吃東西……”

出了這一片地,夜市似乎更加熱鬧了,四處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就那麼肆無忌憚地閃爍著,似乎是象征著璃琉人夜生活的狂野一般,這裏人更多了,一些穿著講究的OL和西裝男,打扮得極為流行時髦的學生妹和巧克力妹,和偶像劇裏麵一樣白白淨淨的帥哥(就是矮了點),夜市上實在是熙攘,但一切的一切又充滿了異國的風味。

出了這裏,我打電話叫來了何大膽,璃琉東京對我來說,實在是人地生疏,而且語言不通,要找地方吃東西,當然得找他領路了。

何大膽開車載著我們走,車開得不快不慢,淼淼偎依在我的懷裏,一邊欣賞著璃琉東京的夜色,一邊聽和大膽給我們講述璃琉的風俗,以及璃琉東京一些好玩的去處,還有這裏的美食小吃。

何大膽的一番敘述讓我覺得他是個璃琉通,尤其對於璃琉的飲食生活,可以說他是相當的熟絡。

何大膽告訴我們,千餘年來璃琉的飲食生活一直相當儉樸,璃琉下級武士都是窮人,江戶時代的下級武士每頓就是一碗米飯,外加一顆醃製的酸梅,隻有在漢文著作中古時的璃琉人才能了解“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的盛境。

近代以後,璃琉最初引入各種美食,與其說是滿足口腹之欲,不如說是為了圖強自存,璃琉從中古即開始禁止肉食,明治初期,黑船艦隊逼抵璃琉,璃琉人眼看著西洋人人高馬大,種族自卑感油然而生,他們在引進西方文物製度時,也想改造國民體製,當時璃琉新聞雜誌建議推廣食肉的理由是:“據外國人雲,璃琉人天性均係智巧,而缺耐性。此皆不食肉之緣故。然現老者驟然食肉亦難立見成效。如自兒時哺予牛乳,自然耐力增長,身體亦可隨之健壯。”1872年5月天皇在宮中率先開禁食肉,從此璃琉肉食之風漸盛。

今天,璃琉東京街頭充斥著世界各地的料理,中華料理早已遍布東瀛四島自不必說,法國大菜,意大利料理也開始推廣普及,不僅如此,就連以前陌生的印度大餅,泰國料理,馬來西亞料理,柬埔寨料理也紛至遝來,入夜時分,霓虹燈下東京各類料理店招牌爭紅鬥紫,猶如料理的“萬國之都”。

不過,入鄉隨俗,我和淼淼決定嚐試一下璃琉的飲食。

何大膽開車帶我們來到了東京一條極富盛名的飲食街,這條飲食街很長很長,璃琉著名的小吃在這裏都能吃到,像金龍拉麵、章魚燒、回轉壽司、河豚肉……來自璃琉的山珍海味,無論你想吃什麼,在這都可以吃到。

長長的美食街裏,閃爍的霓虹燈很是誘人,各家的老店前,店員或者老板都會高高地舉起招牌,向顧客招攬生意,而這裏的顧客多半是外國的遊客,各個國家都有,他們和我們一樣,想嚐嚐地道的璃琉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