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部分 第四百七十四章 古怪的尼姑庵(1 / 2)

繼續沿著河畔往上走一小會,就是一塊廣袤的平地,這裏很適合練功。看小說首選更新最快的

首先,我將土篇中的玄術用心地溫習了幾遍,想要再次嚐試火篇,火篇的那些解釋倒也能體會個大概了,可是當我每次蓄積好自然之力,想要發功的時候,就好像感覺到經脈蔽塞一樣,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讓人好不泄氣!

盡管如此,我卻不敢急進,小喬曾經告誡過我,想要練習火篇,非得將土片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方可,切切不可操之過急。

收起五行奇術,放在身上藏好了,又反複將土篇演練了數遍,等到有些累的時候,我開了倉庫的大門,摸索著走了進去,倉庫裏依然散發著化學物質的氣味,有些難聞,我暗暗皺眉,初時倒是沒考慮到這個問題,這裏雖然有睡房,可是倉庫中的味道有點難聞了點,這可怎麼睡呀?

我想也沒想,決定打道回府。這麼難聞的氣味,如果在這睡上一晚,我的心肺恐怕都要被熏壞了。

夜深了,皎潔的月色下,我將自己的身法提到最高,暗夜中,恍若一道波光在河麵上一掠而過,片刻間,我已經出了郊區,進入了依舊有些喧囂的夜市之中。

穿過幾條喧囂熱鬧街道,又經過更為熱鬧的東京地鐵,繼續往前行,卻忽然變得寂靜了起來,這感覺有點奇怪,仿佛耳朵一下子失聰一樣。

很奇怪,這裏我經過兩次,直到現在我才發現這裏很特別,這裏似乎是城市的角落,但是四周卻有為數眾多的樹木,中間是一條寬敞的大道,我記得很清楚,來的時候,我就是走這條大道的。

而真正讓我覺得特別的是,這裏有一座廟庵,這座廟庵就坐落在眾多林木圍繞的一座小山的山坡上。

這山挺小的,大概也就一百多米高,不過這小山坡占地卻是挺大的,足足有接近兩公頃的樣子,廟庵正好坐落在小山坡的半腰處。

廟庵修得沒什麼特別,和中國的大多數廟宇差不多,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才忽然起了興致,很想過去看上一看。

離開大道,走上樹木間的蜿蜒小路,彎彎繞繞許多回,上了小山坡,來到了廟庵的門前,抬頭一看,三個金碧輝煌的大字:忘粑庵

王八庵?

瞧見這麼搞笑的庵名,我有些忍俊不禁,這是哪個才華橫溢的鳥人取的名字,叫什麼不好,偏偏要叫什麼王八庵……咦,這什麼庵什麼庵的,似乎隻有中國才這麼叫,莫非這裏竟然是一個中國廟庵?

廟庵的大門是虛掩著的,我直接推門走了進去,一進門,就發現是一個有點大的院落,院落很別致,布置有些特別,院落的中央是一個池塘,這池塘寬約五米,長約二十米,深度大概是四米左右,這個池塘貫穿了整個院落。看小說我就去

池塘的中央是一座獨木橋,木橋可供數人並行,卻是那種弧拱形的,顯得很有些大氣磅礴的味道,池塘攔住了我的去路,想要到對麵,就非得從木橋上過。

這裏看不見一個人影,而且又是佛門清靜之地,高聲不得,我決定自行過橋,我腳步輕快,三兩步已經過了橋,到了對麵,一瞥眼,卻瞧見一塊醒目的石碑,石碑上雕鏤著一句讖語:越過雷池,便入極樂。

我心中納悶,暗道:“這石碑上所說的雷池恐怕就是這個池塘吧,按照石碑上的說法,那老子豈不是是入了極樂?”

我不是一個無聊的神棍,看過之後隻是一笑置之,回頭看了一眼所謂的雷池,連連搖頭,正要回身繼續前行,卻又瞟見一個石碑,這石碑就立在對麵橋頭的旁邊,石碑的反麵鐫刻著另外一句耳熟能詳的讖語:苦海無涯,回頭是暗。

我心中大為奇怪:“這句話明明是勸阻人回去的,可是卻偏偏寫在石碑的反麵,隻要過來之後才能看見,這卻是為何?”

一座橋,橋頭橋尾處各是一句讖語,一句勸人回去,一句勸人繼續前進,這他媽誰幹的,腦子有病啊。

我決定不去管它,繼續往前走了兩步,心中忽然一動,自言自語地說道:“莫非這苦海便是極樂?”

我話音剛剛落下,就聽見一個清脆的聲音念叨了一句佛語,又接著說道:“這位施主慧根極深啊,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中國人?

我愣了一下,抬頭往前看去,隻見前麵前麵不遠處是兩個女尼,一看看起來很熟,大約三十來歲,另一個年輕一些,二十出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