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再出手(2 / 2)

“讓他們猜去吧。”

水友:“我覺著槍哥就是故意的……”

十二月十四日,已經是第八組八分之一對決了,接下來將會是四分之一決賽,大中華飲食圈的各種隊伍都表現出色晉級的非常多,到目前為止,幾乎已經演變成東西方對抗了。

不過組委會才不會讓東西方對敵,那樣就沒有什麼可看性,接下來應該會是比較複雜的對陣。

下午三點,比賽就要開始準備了,不同於組賽,淘汰賽需要準備很多份食物,因為現場還有挑選出來的食客嚐試菜品。

“槍哥,今的安排應該是有目的性的吧?”

“當然,今我要做一個嚐試,是為日後做準備的,如果遇到了眷村菜或者RB隊,這個準備就用得著。”

“能麼?”

“不能。”

牛腩要先進入鍋裏燉煮,而且要悶煮很長時間。

方宏用刀背拍打牛肉:“不管多嫩的牛肉,在長時間燉煮後一定會變老變柴,因為肌肉是有纖維特質的,我們自己做燉菜或者炸菜的時候,可以將牛肉、雞肉一類的材料拍鬆,破壞它的肌肉纖維構成,燉煮出來或者炸出來後,就不會變柴,另外,如果烹調食物時怕食物變老,就不要先放鹽,因為鹽會讓肉類材料變老,煮得越久,越老,肉類食物燉煮中,等到出鍋前二次烹調或者最後加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維也納的清燉牛肉最出彩的地方是,它擁有著世界上最美味的食譜,這道菜的精髓在維也納清燉牛肉上展現得淋漓盡致。這道菜主要選用的是牛腿部分的精肉和新鮮的蔬菜清燉而成。出鍋之後澆上不同的冷汁,有香蔥汁、辣根和蘋果汁,還有辣根麵包汁。更有馬鈴薯泥或者是菠菜泥的熱式配菜。

牛身上有很多部位,肩膀上的自然最適合做牛排,裏脊適合做肉片,還有雪花等等不同部位,牛腿和牛腩本質上就不同。

牛腩更有嚼勁,但是牛腩出產的區域類似於豬肉的肚腩皮肉,非常鬆軟,所以長時間燉煮後肉和牛筋的口感呈現兩極分化,西方人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所以它們不會燉牛腩。

方宏的做法是先將牛腩燉爛,然後切塊紅燒。

要將鬆軟的牛腩燉爛後還能切出形狀,這是非常考驗廚藝的工作,寫再多的菜譜也不好使,這個純粹看廚師的個人水平。

奧地利的大廚是格特裏布,是一個日耳曼人,做事嚴謹,對於成菜的各個步驟把控十分嚴禁。

牛腩燉到後階段,方宏已經開始打丸子了。

“做丸子的時候要注意,加上嫩肉粉或者芡粉能讓丸子鬆軟,而加上雞蛋清能讓丸子口感提升,但是加入兩者後,丸子很容易鬆開,煮出來後湯就會掉檔次,解決的辦法就是將肉泥順時針攪拌,不停的攪拌,讓肉粘連在一起,變得緊密,這樣就絕對不會煮鬆了。”

打好肉,還要放一段時間,一會兒還要拍打。

先要紅燒牛腩了。

方宏開始不要命的重油重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