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完成這個很快也就被定了下來,而且還是當著很多人的麵。
當然,口說無憑,杜明也要求中標的這個作坊主和市署簽了一份協議。
在簽協議的時候這作坊主其實也猶豫了一下,更是認認真真的這個看清楚之後這才放心下來。
等他離開之後,王茂這才奇道:“難道你還怕他接了生意不做?”
陳福笑道:“我到是不是怕他接了生意不做,隻不過讓他心裏更加的安穩而已,這預付款是總款的三成,如此一來他也不用前期墊支太多,可以保證他最基本的材料購買,後麵則按照進度撥款,這樣話我們也就不用擔心他做到一半沒錢了不做。如此說要擔心的話,就是他卷著這筆錢走人,當然,除非他是傻子!”
這種付款模式在以後是很常見的一種模式,對於甲方的款項要求是高了些,不過市署這邊背後可是朝廷,這點小錢當然不存在什麼問題。
而如此幾乎叫做沒有壓力生意要是都不做的話那還真是傻子,再說這三成的貨款也並不是多少。
招標的事情搞定之後,接下來便是西市的地圖。
第三天,在廣大西市商戶的注視下,第一幅巨大的地圖開始在北方西市口聳立起來,為何選擇了北方,因為這裏最靠近皇宮,當然得優先考慮。
在巨大的木板上是白色的漆底,上麵用紅色的漆畫出了一個方框,在方框內標注數字,數字下麵便是商鋪的名字,除了用唐朝的文字之外還有其他的幾種文字。這也是大概估計來唐朝的其他國家的商人多少而定的,這也沒有辦法,誰叫這個時代還沒有什麼通用的語言。
不過很多人也注意到在這上麵,除了紅色的之外,還有二十個方框用的金黃色顏色,如此一來顯得特別的與眾不同。
很多人也就隱隱約約的猜測出了上麵這二十家就是所謂的精品店,由於這顏色不同,所以在上麵顯得特別的顯眼,一下子就能看來,而且還能看出他們的位置來和怎麼去。
終於,那些商家明白所謂精品店有什麼不同了。
也有人看出了有幾個位置是空著的,一看位置就發現這些就是屬於原來被趕走的那幾家,同時還有一個位置不對,但也列為精品店的名單內,這便是白記繡坊。
市署的告示也張貼出來,在上麵有被列為精品店的二十家商戶的名字,同時還有詳細的評審標準,這樣也就防止了有人說三道四,在告示的下麵也通知了這些商鋪在規定的時間內前去市署報道。
告示一出迎來了眾多人圍觀,這白曉也看了告示,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家的繡坊同樣也在這段時間傳的紛紛揚揚的精品店也在其列,先前看了立起的地圖還以為是別家。
回到繡坊,這消息也帶了回來,對於生意已經有些慘淡,隻能叫勉強經營的繡坊而言似乎也看到了一絲希望,可為何店鋪的位置卻畫錯了這一點讓她們多少有些費解。
就在眾人疑惑的時候,展齊來到了這裏,按照陳福的保密原則展齊事先也並沒有告訴她們繡坊被列為了精品店,同樣也沒有告訴他們陳福已經答應把被趕出的幾家商戶中位置最好,麵積最寬的商鋪留給他們,所以今天一公布出來,抽空展齊就匆匆忙忙趕了過來。